格日勒图,又名巴·格日勒图,笔名:纳尔罕。1937年4月出生于通辽市奈曼旗。1962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并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主任 、蒙古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还兼职中国作协、中国红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蒙古文学学会会员、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二至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二至六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蒙古学学会(IAMS)和国际阿尔泰学会(PIAC)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高校教学工作为巴·格日勒图教授终身职业,于2008年光荣退休。
兢兢业业,为教学奉献的41年光阴
1984年到1994年巴·格日勒图教授出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在主持管理该系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的十年里,负责制定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档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致力于全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使该系形成一整套、多层次、学科门类较齐全、学术优势较突出的高等院校民族教育体系。“七·五”和“八·五”期间,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使用蒙文蒙语先进集体”、“民族教育先进集体”,1988年国家教委审核批准了蒙古语言文学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点。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巴·格日勒图教授就在内蒙古大学用蒙古语讲授“文学理论”课程,并且先后出版了蒙古文版的《创作论》、《文学理论简编》等颇具民族特色的教材。其中《文学理论简编》(1989年)一书介绍了文学的本质、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等文学理论问题。与以往通行的同类教材不同,该书在坚持文学的意识形态本性论的同时,又汲取了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强调了文学的审美特性论。并将其贯穿于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等章节中。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于199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内蒙古蒙古文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经历了翻译阶段、编译阶段和民族化阶段,其中文艺理论教材的民族化趋势初见于巴·格日勒图的《创作论》(1985年)。此书在积极借鉴外来文艺理论观点的同时,大量吸收了国内各少数文论,特别是蒙古族文论资源。因而,使其成为一部独具特色的教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开始,巴·格日勒图教授又先后招收了蒙古族文艺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了一批民族文艺理论专门人才。巴·格日勒图教授在从教的40多年里,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有“蒙古文学史”、“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原理”、“文学概论”等;硕士生课程有“创作论”、“历代蒙古族文论”、“蒙古文论史研究”等,此外还开设了“蒙古文学研究与思维科学”、“蒙古文论及其研究课题”、“文学理论及其教材研究”等博士生课程。
呕心沥血,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巴·格日勒图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蒙古族文论。巴·格日勒图先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古代蒙古族文艺理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成为蒙古族文艺理论学科的奠基人。由他主持的《新译红楼梦》一书的整理、校勘、出版,拉开了蒙古族历代文艺理论遗产的发掘、研究工作的序幕。这是一项极具开拓性的宏大工程,因而困难也比较大。
蒙古族文艺理论遗产的发掘、整理是一项开拓性的新工作。新工作的开展遇到新难题是显而易见的。对有关蒙古族文艺理论遗产的发掘、整理、编辑工作的难度,巴·格日勒图教授在《蒙古族作家文论选:1721年——1945年》中曾写道:“对我来说,发掘、整理这些零散的东西时,遇到了诸多困难,整理、编辑这些零散东西的过程中,缺乏经验而曾经碰到无从下手的时刻。”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史古籍,怎样从中探寻和考据有关蒙古族文艺理论的“蛛丝马迹”,这对刚刚步入发掘、整理历代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遗产的新手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面对挑战巴·格日勒图教授没有退缩,他迎难而上,努力攻关。通过三十余年的艰苦劳动,他先后整理出版了《新译红楼梦》(1973年)、《蒙古族作家文论选:1721年——1945年》(1981年)、《蒙古族作家文论选:1721年——1945年》(修订本,1986年)、《悦目集》(1991年)、《异草集》(1998年)、《蒙古文论集录》(2003年)等蒙古族文艺理论资料及《蒙古文论精粹》(1985年)和《蒙古文论史研究》(1998年)、《蒙古文学论》(上下册,2012年)等专著。巴·格日勒图教授在上述著作中,对蒙古族古代文艺理论家哈斯宝、尹湛纳希、贡纳楚克、阿日纳、洛桑楚丹、赛春阿、搠思吉斡节儿、洛桑普日赖、松巴堪布·耶喜班觉、察哈尔格西·洛桑楚臣、阿旺丹达、阿旺图丹、萨都拉、蒲松龄、法式善、那逊兰保、锡镇的文艺理论思想做了较深入的阐述,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文艺理论的宝库。
此外,巴·格日勒图教授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中华基金项目《挖掘与研究蒙古族历代文论》课题。1998年又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2003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巴·格日勒图教授的研究工作起点为蒙古文化,终点也是蒙古文化。内蒙古文化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激励了他的研究兴趣,他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掘、整理资料,在蒙古族文艺理论这一学科园地辛勤耕耘了三十余年。从《新译红楼梦》(1973年)到《蒙古文论集录》(2003年),从《创作论》(1985年)到《文学理论简编》(1989年),从《蒙古文论精粹》(1985年)到《蒙古文论史研究》(1998年),均贯穿了融合古今、贯通内外、立足于本土文化构建本土文化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思想。这正是他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丰硕,获奖满满
巴·格日勒图教授在教学和研究之余还撰写出版了诸多作品。他的文论及文学史资料有《蒙古族文论(1721-1945)选》(1981)、《蒙古僧侣藏文诗作及诗论选:悦目集》(1991)、《辑注1931-1945蒙古文学作品选:异草集》(1998)、《哈斯宝"新译红楼梦"》(1975);《评注蒙古文论集录》(2003)、《校注清季蒙古操章-瓣螺集》(2010)。 译著有《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1982)、《美学概论》(1987)、《美学知识丛书》(1992)、《白话聊斋》(合译1993)、《萧乾散文选》(合译2000)等。论文有《公尼召活佛<训喻诗>版本、章首行、及同名译文考》、《在不同文明撞击下的蒙古文学》等数十篇,而后者于2002年《文史哲》登载,同年由《新华文摘》全文转摘。文学创作有《气吞山河的人们》(1977)、《金色的兴安岭》(1978)、《旭日东升》(1977)、《阳光普照的大地》(1987)、《儿童文学作品选》(1990)、《江格尔的故事》(1991)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巴·格日勒图教授几十年如一的辛勤付出,使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多次获得了自治区和全国奖。其主编并与楚鲁先生合著的《文学理论简编》,1992年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专著《蒙古文论史研究》,2000年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85年他被评为内蒙古大学第一届“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86年获自治区作协颁发的“繁荣发展内蒙古文学三十年”荣誉证书;199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并于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为奈曼旗图书馆捐赠图书
格日勒图教授关心家乡文化事业为奈曼旗图书馆多次捐赠图书,奈曼旗图书馆在馆内设立了格日勒图、乌云夫妇捐赠图书专架。
格日勒图、乌云夫妇捐赠的图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为读者阅览蒙文书籍提供了丰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