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09-29 浏览次数:123

第一章  林草发展“十”回顾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十三五以来,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实施 “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规模开展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和天然草原修复工程。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造林补贴项目、森林植被恢复项目、重点区域绿化项目。启动了欧投行贷款造林项目、蚂蚁森林项目、国家珍稀树种培育项目,重点开展了常兴穿沙公路两侧绿化、大广高速公路两侧绿化、高速连接线两侧绿化、村屯绿化美化,城镇周边绿化,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并通过了评审验收。截止2020年6月底,全旗十三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118.2万亩,封山育林64.5万亩,飞播造林14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9万亩,天然草原修复120万亩。加强了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截止2020年全旗经济林栽培面积达到74万亩。在全旗林草项目建设上,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重点项目建设主体,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监理制,加强了项目管理,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完成了全旗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和森林资源清理整顿,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确保全旗林地面积不流失。开展村屯、道路、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绿化,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强化了林木种苗繁育和管理,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制度,促进了林木种苗生产健康发展。积极推进林草生态扶贫项目,全旗聘用生态护林员458名,重点生态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进程。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全旗8个国有林场全部列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06个,将林场机构运转经费和在编在岗财政开支人员的“五险一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完成了林场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调动了林场职工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有林场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组织实施了退化防护林修复和退化草原修复,精准提升了森林和草原质量,加快了全旗林草植被恢复。推行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了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对改善全旗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强化依法治林,不断深化生态保护,严格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和林地草原征占用审批,及时足额开展森林草原植被恢复,林地和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依法开展禁垦禁牧,加强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和火源管理,侧重了林业和草原病虫鼠害预防除治,有效保护了森林和草原资源。

 

 

第二章   “十”林发展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持以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统领,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需求为目标,持续实施生态立旗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林业,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现代林发展之路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改革创新林草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构筑功能完备的综合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三效”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突出保护、自然修复、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四)坚持因害设防、分类施策,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林,大力发展节水林草产业的原则;

(六)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旗规划完成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面积10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1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30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毒害草治理20万亩。到“十四五”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33%,草原植被盖度达到65%以上。全旗宜林荒山荒地基本得到绿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湿地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状况大为改善,初步形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生物多样性为特质,森林、草原、湿地相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完成宝古图国家沙漠公园和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内容。全旗村屯绿化美化全部完成,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林木种苗繁育面积达到1万亩初步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现代林草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草产业体系,全旗森林草原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平全面提高,实现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的双增长,不断满足全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  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区域

一、林业生态建设

根据奈曼旗现有宜林地和地形地貌等具体实际,将全旗“十四五”期间林业生态建设划分为四个重点治理区域:一是老哈河南岸沙带治理区,该区域位于奈曼旗西北部,包括苇连苏乡全部、大沁他拉镇西北部、白音他拉苏木西北部、八仙筒镇西北部、明仁苏木西部。该区沙地植被盖度低,沙丘高差大,流动性强,规划在此类型区封山育林2万亩,人工造林10万亩。主要发展灌木能源林。造林树种以柠条、黄柳、沙棘为主;二是教来河两岸沙带治理区,主要包括固日班花苏木、黄花他拉苏木、治安镇、东明镇、八仙筒镇大部、大沁他拉镇中北部、新镇中北部等苏木镇和大柳树、奈林、兴隆沼和八仙筒4个国有林场。此区域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地,规划人工造林面积10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0万亩,主要建设防风固沙林和灌木能源林,树种以樟子松、杨树、黄柳、柠条等为主;三是国道111线沿线治理区,涉及义隆永、大沁他拉镇中南部、白音他拉苏木中南部、八仙筒镇中南部、东明镇中部、治安镇中北部、明仁苏木中东部、六号农场8个镇苏木和桥河国有林场,此区域主要为教来河及西辽河冲积平原,规划人工造林7万亩,主要内容为营造商品用材林、果树经济林基地;树种以塞外红、沙果、杨树等为主。四是南部丘陵治理区,主要包括青龙山镇、沙日浩来镇、土城子乡、新镇南部地区和沙日浩来林场、新镇林场、青龙山林场3个国有林场;该区规划人工造林面积8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栽植樟子松、杨树、文冠果、山杏、油杏、大扁杏、山桃等树种。

二、草原生态建设

我旗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大沁他拉镇、八仙筒镇、固日班花苏木、白音他拉苏木、苇连苏乡、东明镇和治安镇,主要为温性草原类,草原沙化退化严重,牧草生长较差,草原载畜量低。全旗十四五期间规划草原生态治理任务52万亩,其中,退化草原改良任务30万亩,落实在大沁他拉镇、八仙筒镇、白音他拉苏木、苇连苏乡。主要通过免耕补播方式恢复草原植被。人工种草任务2万亩,计划落实在固日班花苏木、白音他拉苏木。主要是种植沙打旺、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形成人工牧草地。毒害草治理20万亩,落实在明仁苏木、东明镇、治安镇、沙日浩来镇、大沁他拉镇、新镇。主要通过人工铲除、化学除草剂喷洒等方式来消灭草原毒害草。

 

第四章 “ 十四五”林草发展重点

 

一、构建完善的林生态体系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退化林分改造10万亩。

2、退牧还草工程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完成草原生态治理52万亩,其中:退化草原修复30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毒害草治理20万亩。

3、造林补贴项目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在中北部沙区流动沙地完成灌木造林15万亩。

4、蚂蚁森林项目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完成蚂蚁森林项目建设5万亩。

5、农田防护林网建设

在全所有田间路、生产路建设以防护农田为主的高标准农田林网,林带宽度建成双行以上,网格面积控制在300亩以内,面积过大的要在田间加带;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要实行防护用材兼用结合,科学配置,增加防护效益;积极推广林农复合造林模式,实行林农、林粮间作,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农田林网建设,形成田成方、树成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林茂粮丰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6、村屯绿化美化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完成村屯绿化265个,实现村屯绿化美化全覆盖,其中,建设国家森林乡村30个,自治区森林乡村60个,达标示范村100个。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栽植果树经济林,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30个,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二、构建发达的林产业体系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在改善全旗生态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改善民生。加快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苗木花卉、森林食品、珍稀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和药材培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经济等新兴林业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和产业示范基地。

1、加强经济林基地建设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新建果树经济林基地30万亩,主要在各类无立木林地和采伐迹地上建设,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发展各类干鲜果品,建设果品保鲜库,引进发展龙头企业,进行果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林农增收。

2、发展商品用材林基地

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在位于教来河两岸的义隆永镇、黄花他拉苏木、新镇朝古台地区、桥河林场、沙日浩来林场、新镇林场建设商品用材林基地10万亩。造林树种以汇林88杨、赤峰杨、通林5号杨为主。

3、抓好林下经济示范工程

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加快推进林下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优势产品基地。要着力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典型,通过典型示范,科学发展林农、林草、林菌、林药间作以及林禽、林畜等复合经营,实现以短养长,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拓宽林农增收致富渠道。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万亩。

4、建设灌木能源林基地。

在老哈河南岸和教来河两岸流动沙地,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大力发展以锦鸡儿、黄柳为主的灌木。十四五期间,全旗计划新增灌木能源林25万亩。

5、积极推进种苗业发展

不断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不断提高种苗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种苗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良种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建立功能定位准确、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苗木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乡土树种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建设苗木基地,打造优势品牌,促进特色种苗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旗林木种苗繁育面积达到1万亩,全旗造林绿化苗木自给率达90%以上,良种使用率达95%以上。

6、加快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生态旅游

重点打造兴隆沼森林公园、兴隆沼飞播锦鸡儿灌木林带、固日班花怪柳林、青龙山洼、龙尾沟、八虎山庄、土城子平顶山、哈日干图响水泉、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固日班花苏勒德草原旅游、万柳沙棘产业示范园、奈曼旗沙地生态森林公园、八仙筒精品果树示范园、国家级森林乡村,加快开发生态观光园、生态采摘园为主题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景区人文色彩,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三、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森林草原生态文化体系,是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林草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基本保障。要积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森林、草原、湿地在生态体系中的巨大作用,宣传党和国家对造林绿化和草原建设的各项政策,宣传各类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先进典型;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沙漠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种纪念林、古树名木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传播、教育功能,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拓展生态文化的传播渠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传播;积极开展义务植树、绿地认建认养古树名木保护“爱鸟周”活动、创建森林乡村、建设沙地生态森林公园、举办“杏花节”,生态家园摄影大赛等活动,在全社会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以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荒漠化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引领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践行生态道德准则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爱绿植绿护绿的社会氛围,知行合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进程。

 

四、构建完备的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落实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责任制

旗级主管部门是林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建立健全林草行政执法机构,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草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和木材经营加工的管理,规范木材市场经营秩序,加强野生动植物管理体系建设,坚决依法取缔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市场。严格森林、林地、草地、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林草综合执法和执法监督,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制定和落实林执法责任制、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2、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

强化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工程建设、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防火阻隔系统建设、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与装备能力建设、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强化防火管理、建立现代林火管理体制,重点加强火险预警监测设备、防火隔离带、扑火队伍装备(主要是运兵车、消防水车)、物资储备库等方面的建设任务。认真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火灾宣传、预防、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完善防扑火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将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有效保护全旗林草资源。

3、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监测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疫情监测,严格检疫监管,加快防治机制创新,实施科学防控,有效遏制林草病虫鼠害的暴发危害,维护生态安全。突出做好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草原鼠害等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步降低林有害生物成灾率,提高无公害防治水平,杜绝违禁化学农药使用,不断提高监测预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努力实现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到十四五期末,全旗林草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提高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4、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全面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精神,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依法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禁止以各种方式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和采挖野生植物,逐步建立野生动物伤害、破坏补偿机制,合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提高全旗生物多样性。

5、林草资源管护体系

加强全旗林草管护队伍建设,发挥好生态护林员的作用,抓好护林员岗前培训,完善林草管护合同签订,明确管护范围和管护职责,做好日常巡护,建立巡护报告制度,引进智能护林员巡护管理系统,完善对护林员的考核管理,提高林草资源管护成效。

 

第五章  “十四五”林草改革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巩固完善主体改革成果,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加强林权管理,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林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完善林投融资政策,开发适合林特点的信贷产品,拓宽林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发展林果保险业务,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前提下,鼓励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依法合理流转。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流转平台,积极培育和规范活立木市场,促进林木资源合理流转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完善流转体系,提供政策咨询、林权变更登记、信息发布和资产评估等服务,促进林业产权市场发育。

二、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 

 按照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划定的事权等级和经营类别,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政策措施和资源管理办法。

公益林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公益林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各类造林主体营造的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划为商品林,按基础产业进行管理,由市场配置资源,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管理规定,公益林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许可证制度,公益林只能进行抚育、更新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性质的采伐。非林地上营造的商品林、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的工业原料林,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经营者可自主确定培育经营目标,按规定自主采伐、自主利用、自主转让,并允许继承,林主管部门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人工经济林、薪炭林采伐不纳入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但须经林主管部门审批。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环节和程序,完善技术标准,使林农有更多的森林经营自主权、处置权,建立便民高效的采伐管理模式。

四、扶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林工作。各级政府对本地区林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实行林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乡(镇)、村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签订林建设目标责任状,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建立林草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评价等制度,将林草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保护发展草资源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完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重大毁林案件、违规使用项目资金案件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相关法规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二、做好林草宣传,增强绿化意识

 加强林草宣传队伍建设,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标语、手机短信、微信、宣传单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林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宣传全旗林草保护、建设的典型人物和成功经验,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激发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要坚持林草宣传的经常性、长期性,逐步强化全人民的生态安全意识,绿化美化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林草建设和保护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全民义务植树的内容和形式,把尽责形式向植树、认养、抚育管护、以资代劳、义务宣传等多方位拓展。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通过出资认领、认种、冠名赞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造林绿化活动中来。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机制。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林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造林育苗大户投资造林绿化,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造林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造林绿化工程项目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劳务代资”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努力形成多主体、多形式的造林投资格局。

四、强化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

依靠林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林技术水平、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全面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重点抓好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依托林科研院所,加强与林科研部门、林业院校的合作,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切实将科技保障贯穿于林发展建设的全过程。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推广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应用抗旱造林技术、经济林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和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提高林业科技应用水平。强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和技术开发,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抓好林业数据库和林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协会、学会建设,增强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利用技术参股、领办创办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定科技工作队伍。进一步完善科技相关政策,推动林科教、技工贸相结合。加强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加大对林草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林草建设者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完善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信息系统、森林火灾等级预报系统和卫星终端系统,建立森林资源监控网络、野生动植物管理网络、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专家咨询系统和“3S”系统等信息系统,完成全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提高林草建设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五、坚持依法治林,巩固建设成果 

加强全旗林草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法制培训,增强综合责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提高执法管理水平,巩固绿化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严格按照《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保护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林草生产秩序,保护林草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护林组织,配齐管护人员,落实管护经费和责任。积极开展专项法制教育,加强队伍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在森林资源管理和协助配合林草执法部门进行执法中发挥积极作用。

林草执法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保护措施,与乡村两级护林队伍密切配合,加大执法和普法宣传力度,切实加强林草资源管护工作,始终对各种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的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依法维护林草生产秩序,保护林草健康发展。

 

 

2020年 4月 18 日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