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镇综合保障与技术推广中心 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7-13 浏览次数:175

一、农业方面

全力抓好种植业绿色发展。一是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2022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继续稳定在25.1万亩,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二是深入落实三大行动。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号召,在我镇落实大豆扩种行动,大豆种植达到0.58万亩,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00亩。三是着力扩大特色种植,加大科研力度。依托“奈曼甘薯”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努力解决甘薯种植水源问题,甘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加大甘薯种植技术科研力度,耐冷品种资源筛选试验区、创制新品系鉴定区、耐储品种试验区、富硒甘薯试验区等是今年的主要技术攻关方向。同时组织甘薯种植大户共开展了5次甘薯种植技术相关培训会大力推广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全面推进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耕地轮作项目,实施耕地轮作1万余亩,有效提升耕地质量。五是坚持把节水农业作为发展方向,以巩固提升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扎实推动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旱作高标准农田打造成全民工程、民心工程。2022年申请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13个村,3.6万亩,结至5月10日完成2000亩,并以“一户一田”分回农户。

二、畜牧业方面

加快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稳定发展畜牧业坚持“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加快完善现代养殖体系,突出抓好肉牛产业,提升肉羊产业,巩固生猪产业。着力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继续实施粮改饲和优质牧草种植补贴项目,引导养殖户实施连片全程机械化青贮种植,发展青贮种植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和推广立杆粉碎收获、捡拾打捆、揉搓打包等秸秆收储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保障饲草料供给。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实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强化非洲猪瘟、炭疽、牛结节性皮肤病等重大疫情防控,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共完成31万头牲畜的疾病预防,防疫密度达到99.2%。

      三、林业方面:

生态青龙山建设有新进展。一是坚持不懈发展建设生态经济林。完成无立木林地造林1645亩,欧投行造林1700亩。发展“经济林+蒙中药材、经济林+优质牧草、经济林+谷杂经济作物、经济林+禽类养殖”等“经济林+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1万亩。当前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正在开展春季造林自查验收工作,并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按时完成草原林地违法图斑及案件排查工作,现已完成草变更违法图斑840块。

四、水利方面:

一是严格执行“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推行西辽河“量水而行”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全镇辖区内开展违规取水问题排查整改,严格管控新打机电井;二是加强农业用水管理。三是认真核查水利部下发的9处遥感图斑,对排查侵占河道问题对照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整改。四是落实好河长巡查督导工作,强化责任担当,紧盯源头管控,持续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河道整体形象目前各位镇级河长基本完成每月的巡河任务。五是已细化完成了2022年镇辖区内杨家河等5条河的“一河一策”编撰工作,明确问题、目标、任务、责任、措施清单内容。

五、农村经济方面:

一是推进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构建以农户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整合项目资金,筹建英格山村集约化养殖小区,按照精品养殖思路,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通过合作经营、联合经营、集约经营方式,建立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雏形。二是对在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中,跨区域重复人员进行了再次认定;三是完成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2021年档案整理及财务报表工作,对未建账的服务组织建立健全了财务账目,上报了年度财务报表;四是组织全镇28各村报账员参加了为期4天的奈曼旗农村报账员业务培训;五是完成了旱地农作物投保工作;六是完成了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种粮农民“三项 补贴”及2022年大豆种植户的实地测绘和上报工作;七是完成了国土大数据平台集体三资数据系统修复工作;八是完成了2022年上半年村级报账工作;九是配合奈曼旗纪委对全镇28个行政村进行了集体资产全面清查,并汇总上报。

信息来源:青龙山镇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