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印发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和不同场景不同情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对实操指南的通知》《关于规范做好各类人中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通知》《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监测技术方案工作规程的通知》文件要求,为有效满足特殊情况下新冠肺炎核酸应急检测需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在当天实现目标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现将具体应急预案制定如下。
一、工作原则
(一)分区分级。根据对新冠肺炎疫情认识的深化、疫情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以镇为单元,划分为无现症病例区、散发病例区、暴发区、局部流行区四类地区。其中,无现症病例区为低风险地区,散发病例区为中风险地区,暴发区和局部流行区为高风险地区。属散发病例区、暴发区的以村(社区)为单元,进一步落实内部分区分级防控策略。并由指挥部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级别和防控策略措施,划定防控区域范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感染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人群范围及确定检测优先次序。
(二)方便就近。按照方便就近、规范集中的原则,各村(社区)要上报指挥部备案的核酸储备场所为本辖区开展核酸采样场所,组织受检群众做好防护措施、规范有序到场接受核酸采样。
(三)减少聚集。配置核酸现场采样专用帐篷,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各方配合,尽量减少接受核酸检测的群众出现聚集或长时等待。
(四)安全准确。核酸采样、运输、检测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要求,规范操作,确保采样、送检、检测全过程安全,检测结果准确及时。
(五)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由青龙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各相关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党政班子成员、派出所、卫生院和各村(社区)有关负责同志组成。
总指挥长: 张永全 镇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 罗立威 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
张雪松 镇人大主席
成 员: 侯永伟 镇党委副书记
额尔德图 镇纪委书记
丛日成 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
张祥庆 镇武装部长、政府副镇长
刘晓丽 镇妇联主席、政府副镇长
付永久 镇政府副镇长
王 雨 镇党委组织委员
李树刚 镇党委宣传委员
李申远 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王险峰 镇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
郑志刚 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杨志鹏 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
迟海亮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职员
张晋雪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职员
文国华 青龙山公安派出所所长
李瑞军 镇司法所所长
王玉宝 镇卫生院院长
贾 柱 青龙山学区中心校校长
陶树杰 青龙山中学校长
祝国军 南湾子小学校长
王海辉 农村信用合作银行行长
付国华 镇供电所所长
丁向久 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二、职责分工
为确保全员应急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综合协调组、核酸采样组、组织动员组、秩序维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工作组、医疗抢救组共7个专项工作小组。
综合协调组
组 长:刘晓丽
成 员:各村(社区)书记
主要职责:
负责采样点工作人员配备,采样场地(点位)的确定、布局;根据工作进度协调各点位或区域人财物的需求变化,做好内部工作联络和外部工作。
核酸检测组
组长:王玉宝
成员:于俊明、崔玉峰、各村村医
主要职责:
组建核酸检测队伍,预备核酸检测物资,根据场地条件科学设置核酸检测点,规划检测队伍进出路线,负责核酸检测样本转运,指挥现场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组织动员组
组长:李树刚
成员:各村(社区)包村干部、各村(社区)网格员
主要职责:
负责落实全员核酸检测动员工作,组织本村(社区)居民合理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协助其他组维护现场秩序。
秩序维护组
组长:文国华
成员:各村(社区)包片民警、各村(社区)网格员
主要职责:
负责采样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交通秩序维护;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负责依法打击疫情防控期间妨害医疗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负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强制隔离措施;负责完善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排查处置社会面重大问题,及时妥善处置疫情防控期间突发群体性事件。
后勤保障组
组长: 王险峰
组员:各村(社区)书记
主要职责:
有效组织应急物资到达现场;建立物资应急采购、分发、调度快速渠道,保障各点位的每日需求;采样场地帐篷、办公桌椅等搭建、采样相关工作人员中的就餐、饮水等;负责落实采样前后场地的环境消毒工作;负责各采样点统计物资储备情况和需求。
信息工作组
组长:刘晓丽
成员:各村(社区)报账员
主要职责:
负责收集汇总统计采样人员、检测信息,并将信息上报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负责受检人员的组织安排信息统计核实、名单上报。
医疗抢救组
组长:王玉宝
成员:镇卫生院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协调医疗救治单位对现场突发医疗事故进行简洁包扎;负责对已检查伤员分类,负责对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查,负责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者转送途中有生命危急的急危重病人,应就地先抢救、治疗;负责对处理好的伤员进行转送,并确保医疗持续进行。
三、工作准备
(一)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村(社区)要以公安户籍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预登记辖区内自然屯、居民小区以及居民区实际管理人口底数和分布,准确掌握特殊人群情况、检测机构能力、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区域采样和检测队伍、样本运送人员和车辆需求等相关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根据核酸检测任务量,对照现有储备,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出现突发疫情时,及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科学分析,精准筛查。根据疫情传播趋势,以风险为导向,精准划定核酸检测范围,确定核酸检测策略。
1.确定核酸检测策略。根据疫情传播趋势,加强研判,第一时间科学划定风险地区并动态调整。疫情前期,在风险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应至少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之后根据流调溯源情况、各村(社区)封控范围、核酸检测结果等综合研判,确定后续的检测范围和频次。原则上,隔离点和近3轮核酸检测出现过病例的村(社区)每日一检,14天内出现过病例但近3轮核酸检测没有出现病例的村(社区)隔日一检,14天内未出现病例的地区可每5天一检。
2.确定采样方式。根据目标人群已采取的管控措施确定采样方式,隔离点及其他重点人群应单采单检,封闭自然村和封闭小区(封闭到户)1户1管,其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5混1或10混1开展检测。
(三)合理划片,科学布点。1.各村(社区)应当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等情况,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提前规划好采样点的布局图,采样台不应共用同一个帐篷或者同一空间。原则上以自然屯(居民小区)为单位设置采样点。
2.采样点应当在4-6小时内完成规范建设和启用,在固定采样点的基础上,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自然屯(居民小区)采样为主,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形式细化完善布局,方便居民采样、提高采样效率。60岁以上老年人、孕妇、残障等弱势群体应设置绿色通道独立采样。
(四)加强信息化,做好采、送、检动态匹配。做好采、送、检匹配。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前应提前做好采、送、检匹配,并进行动态调度。按照设置的采样点采样能力,提前做好划片采样送样的匹配及准备。分批次送样,动态调度,做到检测能力足量利用,提高检测效率。
(五)配齐人员,备足物资。提前准备采样医务人员和信息登记人员,并开展相关培训。每个采样台应至少包括1名采样人员和1名信息登记人员。按照每个采样台每小时采集100-150人样本计算,合理评估工作量并进行人员配置。采样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鼻咽和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并进行严格感控培训。信息登记人员应掌握与核酸检测登记的相关事宜。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雨雪、低温、高热等特殊天气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采样点的布局,进行清单式、台账式的采样点布置物资储备,保证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采样管(单采、5混、10混)、咽拭子(鼻咽、口咽)、检测试剂、耗材、防护用品等物资充足供应。
四、工作步骤
(一)完善信息登记。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准备阶段,以村(社区)为工作单元,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对辖区内居民采样信息进行收集、登记,至少包括居民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具体到门牌号)和联系电话。同时,要做好居民信息安全保护。
(二)采样人员配比。采样点因故需采用手工登记信息时,采样工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待检人员配备比为1:4:100,即每100个待检人员,需要配备1组采样工作人员、4个服务保障人员。
(三)样本采集
1、通知发动:由上级指挥部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统一发布启动应急全员检测的通知。镇疫情指挥部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根据预案启动采样工作,协调、组织采样人员和物资进驻采样点,由各村(社区)负责人组织本村(社区)采样对象到指定采样点,要按照分批、错时的原则进行采样,避免大量人群聚集,缩短群众等候时间。
2、采样点设置:应急检测预案启动后要在 4-6小时内完成集中采样点的搭建和启用,配备洗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采样点应设置独立的等候区域,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明确采样步骤和注意事项,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和体温检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避免人流、物流交叉。采样工作期间应配备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负责维护秩序。采样点完成采样任务后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对老弱病残孕、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应设立单独采样区域,减少等候时间,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
3、人员物资到岗:采样、消毒、登记、转运等人员在应急预案启动后标快(4-6 小时内)携带个人防护用品、采样耗材、消毒装备、登记设备、转运箱和转运车辆等到岗。镇办公室协调耗材、防护用品等的补究。轮值人员提前做好休整和接班准备。
4、标本信息登记:采集标本时要及时、准确、规范做好信息登记工作,按规定格式和操作规范做好登记,应确保记录准确完整,便于查询,并与实验室检测系统相匹配,信息共享互通,避免漏登或重复登记。为确保标本编号的唯一性,按照疫情指挥部要求进行标本编号。
5、标本采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及医疗机构特殊岗位等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人群按照 1:1 的方式单采单检,中风险地区可按照 5:1、低风险地区可按照 10:1 的方式进行混合采样。采样数量要与检测进度匹配,原则上日最大采样量不超出日最大检测能力 20%,避免样品积压。
6、特殊人群采样:对无法到达采样点采样的受检者,应安排流动人员上门采样,采样过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设置一定数量的流动采样队,负责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监管场所、养老机构等场所人员的采样工作。
(四)样本保存与转运。核酸检测工作组应当准确掌握采样情况和检测能力,精准匹配采检量,要配备足够的车辆和专业人员,保证专人专车对样本进行转运。镇卫生院统筹专门车辆负责辖区内各采样点标本的收集和运输,安排专人负责。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 4 小时,并尽快运送至制定检测或储存。运送过程配备专门的冰箱或冷藏箱,由公安等部门全程护送。
镇指挥部积极协调旗指挥部,确定各采样点标本的送检机构,提前明确每日各采样点采样数量,确保标本目采集到上级检测时间不超过 12 小时,保证所采样品能够以最快速度取得检测結果。标本在运送前应指定特合保存条件的地点接规定时限进行保存。
(五)信息核对与推送。镇指挥部及时与检测机构共享检测结果,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立即上报,通知被采样人员及时进行隔离和再次标本采集。同时将受检人员与人口底数比对,组织开展补检,确保不漏一人,形成工作闭环。提供检测结果查询途径,便于民众知晓和结果应用。
青龙山镇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