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龙山镇党政班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生态青龙山、品牌青龙山、宜居青龙山、平安青龙山、幸福青龙山建设均有新进展。现将2022年上半年整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抓政治学习,强化思想理论武装。高质量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提升,确保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党委、通辽市委及奈曼旗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坚持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三问”活动,搜集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形成遍访工作汇报材料,镇党委听取了汇报,并针对问题做出了决策。
抓基层党建工作,自觉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建立四级网络抓党建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党建工作大格局。完善《青龙山镇村党支部、村委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推动干部干事创业和能上能下机制落细落实。打造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示范点3个,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申报2022年度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个,实施2021年集体经济项目1个。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112件,现已办结98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73次,组建“四史青年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巾帼宣讲团”“干部宣讲团”,累计开展宣讲43次。
抓宣传思想文化,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成立了青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由党员、巾帼、网格员组成的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应急突发事件服务队192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6次,参加志愿服务人数2009人次。利用“青龙山镇政府”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发布工作动态,共发布各类信息180期,900条,累计点击量达14.02万次;宣传身边好人、敬老孝亲等各类先进典型人物事迹28人次。
抓党风廉政建设,筑牢组织保障。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公开“四个清单”。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4次。组织专班开展“四风”监督检查10次,疫情防控监督检查19余次。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完成上传各类公开信息1120条。高质量完成旗纪委“监督执纪+”平台派单任务。
(二)“五个青龙山”建设有效推进
生态青龙山建设有新进展。一是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治理。全面落实镇村两级“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工作安排,强力推进全年全域禁牧工作,完成禁牧执法166次。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支持群众发展现代化养殖业。扶持中小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推行“人畜分离”养殖模式。加强牲畜春防工作,共完成28万头牲畜的疾病预防,防疫密度达到99.2%。二是坚持不懈发展建设特色生态经济林。已完成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1841亩,发展“经济林+蒙中药材”、“经济林+优质牧草”、“经济林+谷杂经济作物”、“经济林+禽类养殖”等多种经营模式,发展经济林1399亩。三是强力推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一户一田”为目标,新增梯田面积3333亩,在为群众增产增收奠定基础的同时,土地涵养生态的功能逐步提升。四是设计自505国道经老道山、萧氏家族墓群、青龙山洼至八虎山庄(四一旅游重点村)旅游公路,并推动纳入奈曼旗十四五规划;严格生态空间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现《青龙山镇2021-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旅游重点村四一村扶持力度,实现依法依规开发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品牌青龙山建设有新推进。一是围绕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秉承“一链四区”的建设思路,争资实施配套补链基础设施项目,拓展甘薯产品品种,促动薯渣、薯秧回收利用,进一步扩大甘薯产业对比效益,积极构架甘薯全产业链条;引进阜新丰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盘活园区可用资产,多措并举构架营销网络,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稳步提升青龙山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品的知名度。二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州甘薯研究所达成合作,建设占地520亩的青龙山镇甘薯种植示范基地,开展甘薯耐冷品种创制和选育工作。培育原种苗200万株,逐步实现甘薯自繁自育,努力提高甘薯秧苗本地自给率;建设甘薯临储库,引进新型设备,提高产品的保鲜周期与附加值。
宜居青龙山建设有新成效。一是强化劳务服务功能,拓展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共计4200余人,带动增收1.5亿元。二是持续优化乡村环境,营造文明乡风。广泛深入开展“扮靓我的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发力、志愿服务、培育典型、“红灰黑榜”、奖励惩戒等措施,在全镇实施“清洁之家”、“美丽庭院”、“洁美村庄”等评优挂牌行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村委会依约施行村民管理和服务,改善全镇群众精神面貌,实现文明乡风质效双提。三是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生态环保主题活动,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机关、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群众主动保护、社会广泛参与、各方积极投入的良好氛围。
平安青龙山建设有新业绩。一是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共收到12345交办工单157件,受理率100%、响应率100%、满意率99.39%。坚持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执行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及多元化解调处等工作制度机制,聘任人民调解员,实行诉调对接,着力化解重复访和信访积案2件,最大限度保护了涉案群众利益。发挥网格员“矛盾排查员”作用,累计开展4轮村级矛盾纠纷大排查,共排查出32件,矛盾隐患得到及时调处。半年来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2件(次),化解38件,化解率达到90%。二是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安全生产管控整治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智慧公安”建设,实施“雪亮工程”为全镇通村主要路口全部安装监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整治“村霸”等黑恶势力干扰侵蚀问题,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强化反诈骗宣传和防控。三是开展公共安全隐患大排查。与旗级配合开展防火应急演练1次,防汛应急演练1次,共召开3次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和专题会议,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问题隐患51起,均已清除;完成燃气使用安全专项排查行动,发现问题70例,已全部整改到位;排查发现矿山安全生产隐患62处,已整改完成51处;春季防灭火行动出动消防车4次,救援人数70人;常态化开展灭鼠行动,发放灭鼠药品3吨,减少鼠传疾病发生。四是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镇12周岁以上符合接种人群中共16067人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完成比例达到99.12%;接种加强针12943人次,接种完成比例达到98.49%。全镇29个村(社区)完成全员核酸预案制定和人员安排,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演练2次。五是夏汛期间,提前部署,制定防汛预案,投入资金77万元,出动200余人次,动用防汛车辆100余辆。
幸福青龙山建设有新拓展。一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动“就近办”改革向基层延伸,以下地村、青龙山村、古庙子村、向阳所村、互利村为试点,推行村级代办服务工作,下放事权15项,使办事群众真正体会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党群服务中心承接“一网办”事项27项,“就近办”事项42项,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志愿者协助群众下载注册“蒙速办”APP,完成注册10250人。二是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社会保险扩面,强化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继续开展好居家助残服务。不断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抚恤优待、慈善救助等制度,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三是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送文艺下基层系列活动,增强民族团结,弘扬和谐进步、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期待。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全镇共开展摸底排查2次,通过镇、村两级研判,对列入突发严重困难户的7户已制定相应帮扶措施。大力开展慈善捐款事业,募捐22.3万元,新建“幸福家园”互助项目1处,在10个村成立慈善工作站,救助家庭20户。五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完成21084人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7925人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工作。武装工作、群团工作、老龄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二是乡村振兴任务繁重,产业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够,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艰巨;三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差,水毁路面修复资金短缺,交通安全隐患大。四是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用法治思维化解信访积案工作需要持续发力。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青龙山镇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下半年,镇党政班子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旗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