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青龙山镇组织开展“粽香传情 爱国端午”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2-06-03 浏览次数:165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介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青龙山镇组织开展“粽香传情 爱国端午”系列活动。

诵读经典

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诵读爱国主义名篇佳作,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情感。

一起包粽子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青龙山镇各村开展集体包粽子活动,“这边压一下”“多放点米”……村部里,有大人教孩子包粽子的,也有大家一起包粽子,共同过端午节的,温馨愉快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

挂柳条

“又是一年端午时,遥将祝福挂柳枝”。在这样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节日里,带着孩子一起追慕先贤。

慰问老人

为了营造节日氛围,让老人感受节日的喜庆,小志愿者们将包好的粽子送给村里的老人。

作手工、手抄报

青龙山学区中心校组织学生开展“巧手做手工,欢乐迎端午”活动,纸葫芦、灯笼、五彩绳,一个个精美的成品在孩子们的手中完成。

(用手抄报画出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

 

信息来源:青龙山镇人民政府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