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镇7月25-31日工作动态(7月第4周)

发布日期:2022-07-31 浏览次数:225 点击跳转外部链接

1旗人大常委会到我镇调研

7月25日,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青春一行到青龙山镇就果树经济林发展进行调研。镇人大主席张雪松、政府副镇长丛日成、综合保障与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申远对青龙山镇果树经济林发展现状及阻碍果树经济林发展的因素做了详细汇报。会后调研组到斯布格图村进行实地走访。

2党委书记张永全查看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情况

7月25日,镇党委书记张永全到鹦鸽山村查看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情况。

3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罗立威深入各村了解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要求,做到“应接尽接”,切实保障群众的安全健康。青龙山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罗立威深入各户了解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并向群众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好处及政策。

 

4青龙山镇开展“疫苗上门”工作

青龙山镇开展“疫苗上门”工作,让疫苗多“跑路”,老人少“跑腿”,送“苗”进村入户,全力推进60周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切实提高老年群体的接种意愿,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5青龙山镇持续开展“扮靓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扮靓我的家”志愿服务】青龙山镇持续开展“扮靓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清理街巷卫生及“扮靓我的家”入户评选,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6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开展大宣传大宣讲活动

青龙山镇组织镇村两级干部积极开展大宣传大宣讲活动,通过入户宣讲廉洁文化、“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小故事,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此次活动共走访农户530余户,发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500余份。

 

7党委书记张永全到各村督导“扮靓我的家”志愿服务开展及疫苗接种情况

7月26日,镇党委书记张永全到鹦鸽山村督导“扮靓我的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情况。

 

8了解企业设备进场安装情况

7月26日,镇党委书记张永全,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郑志刚到甘薯科技产业园区了解通辽曼通农产品有限公司设备进场安装情况。

 

9政府副镇长付永久入户督导房屋除险工作进展情况

7月27日,政府副镇长付永久到沙子梁村督导房屋除险工作进展情况,要求在新一轮降雨到来之前,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旗委组织部到我镇验收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

旗委组织部工作组到我镇验收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并对示范点进一步打造提出意见建议。

 

11青龙山镇招商小分队到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段寨村考察甘薯小镇

7月28日,青龙山镇招商小分队到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段寨村考察甘薯小镇,期间与灏在河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入交流,针对青龙山镇甘薯衍生产品研发、区域公共品牌运维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12互利村志愿者雨中值守

7月28日,青龙山辖区出现短时强降雨导致观音河河道发水,为防止群众不明情况过河,互利村组织志愿者在河道两边值守,劝返过往车辆及行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3组织召开联席会议

7月29日,青龙山镇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所、交警中队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治理违规停车、占道经营及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努力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城镇环境。宣传委员李树刚,政府副镇长付永久参加会议。

 

平安青龙山

战鼓雷鸣起,厉兵秣马时。为进一步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纵深开展,7月22日,青龙山派出所按照旗局统一部署,围绕“懂预案、懂法律、懂战术,会指挥、会处置、会保障、会引导”“三懂四会”工作目标,积极组织民辅警开展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专项训练。

 

训练中,教官针对巡防任务和常见警情、突发事件处置等实战技能,结合“防砍杀、防冲撞”现场处置训练要求,采取教官讲解示范、分组训练等方式进行实战教学。全体参训人员严肃认真,严格按照处置流程、警械使用、战术配合等实战要求,分组展开模拟警情处置训练,确保理论与实战有机结合。

 

通过此次训练,使全体参训民辅警及时掌握了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协同意识,提高了现场控制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维稳处突、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李东戬)

我的选调生故事

李会园:扎根绿水青山间,不负青春与华年

深夜,总是适合独自思考,加完班整理好档案的我既疲惫又有点兴奋,时光荏苒,我已经在这个陌生的小村庄工作7个月了。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在考录初期,大家私下分享交流,有好多同学、朋友问我:“你是名研究生,同学们大多数都在市直机关工作,你被分到基层,会不会不甘心?生活会不会太苦?”当时的我迷茫的笑了笑,今天坐在办公室里回忆起这段时光却是思绪万千……

第一幕:相遇。2022年1月6日,我满怀热情、踌躇满志地来到青龙山镇报道,感觉这里一切都很新鲜,山区湿润的空气,街边飘落的飞雪,似乎都在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跟我打着招呼,说着“嘿,小姑娘,欢迎来到青龙山。”见过了书记、镇长后,副书记便带我来到了青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听着村书记(主任)介绍着村里的情况,平日里十分自信的我突然间没有了底气,毫无基层工作经验的我能不能胜任?陌生的地域文化会不会带来交流上的障碍?遇到群众困难的我是不是只能用尴尬的微笑回应?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接下来的时光让我发现,经验丰富的村书记会耐心的为我讲解工作,热心的同事会幽默的给我翻译方言,淳朴的村民会暖心的为我介绍美食。至于工作嘛,从来都不在“怕”的,哪里的忙我都帮,哪里的活我都干,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适应的很快,在这个陌生的小镇总会有人带给我熟悉的温暖。

第二幕:相识。人们常说基层工作是一个很能磨炼心性和锤炼品行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说,基层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深入基层之后,我发现面临的都是细微琐碎的工作,一件件让人案牍劳形,或许只是整理一份文件,或许只是安排一次会议,或许只是统计一批数据,但每一件工作都要以事无巨细和谦虚谨慎的心态去面对,才能获得全面成长。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22年伊始,随着人口流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旗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下,青龙山镇在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处设立防疫检查站,坚持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严防疫情输入。由于来往车辆以外省居多,排查较为困难,作为基层工作者的我被党委政府抽调到防疫检查站做交通检疫值班值守工作。遇到过极端恶劣的天气,面对过不配合工作的群众,近5个月的坚守,我共计盘查车辆3228辆,核录人员和检测体温4521人次,值班之余,我与同事一起积极入户排查全村返乡人员,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政策信息,引导核酸检测,告知居家隔离政策,统计数据、上报报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着一方群众的平安。

第三幕:相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从2018年起,青龙山村村民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创立下洼扶贫种植合作社,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偏远山村,变成今日的“甘薯之乡”。村总土地面积28653亩,以耕地为主,因此农业种植便是我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生,我在向党支部、党委申请后,在村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民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清明时节,我与村民一起入田间春耕播种;玉米苗期,我与村民一起到田间除草施肥;五一假日,我与村民一起到田间种植甘薯……在一个个烈日当头的日子里,我与村民们熟络起来,大家一起坐在地垄上聊天,“小李,你觉得今年我种的这个品种收成如何?”“张姨,决定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土壤、温湿度、日照、品种等等,咱们除了前期的种植工作要做好,还要注意生长期的病虫害……”

当这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这就是我来到基层的意义。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反而让我觉得这个原本陌生的小村庄更加亲切。青龙山村正在日益发展壮大,而李会园的故事也在这里继续……(青龙山镇选调生 李会园)

品牌青龙山

青龙山镇四一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的第二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评定中,青龙山镇四一村位列其中。

四一村位于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两省交界处,人口1560人。近年来,四一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农文旅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青龙山镇四一村,环境优雅,自然资源富集,独具特色,是通辽市地区少有的山、水、林、田、路、草自然资源集中区。位于四一村东北的青龙山洼景区森林植被茂盛、树种繁多,一年四季景色宜人。观音河流经四一村,形成4600亩的生态良好的区域,清澈见底的河水浇灌着肥沃的田地,青龙山甘薯、青龙山粉条更是远近闻名,优质的水源盛产营养丰富的各种鱼类。山、水、林形成天然的氧吧,具有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

 

走进四一村,整洁的村容村貌、淳朴民风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这里有驴皮影、石磨豆腐、手工粉条、柳编、折纸等非遗项目传承,散发着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一些村民将家庭住宅经过一番装修变为了民宿,纯绿色的农家饭菜让游客回味无穷。
位于四一村内的八虎山庄旅游区更是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是一个集餐饮、住宿、水上垂钓、登山、赛马、公路自行车赛、狩猎、休闲、会议、户外拓展、科普教育和度假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区。

 

四一村自然生态良好,八虎山环抱四一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在30000个以上。这里是契丹文化的发祥地,是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红山文化的汇集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龙山镇四一村依靠生态旅游资源,以绿色环保为主,做到休闲、游玩、娱乐、美食全方面体验,乡村旅游效益不断提升,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快速发展。2012年被自治区农牧厅旅游局评为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示范点;2018年,青龙山自驾车露营地被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评为中国四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同时,被评为中国房车家族最喜爱房车露营地,201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李树刚)

“扮靓我的家”志愿服务暖人心

走进平房村洞子沟屯修路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十几个村民正忙碌着,拉网的、搬石头的、砌筑的……一捆捆卷成圆柱状的铁丝网被拉开铺在地上,路边坡上,一条长长的石坡被铁丝网罩住,牢牢地固住路基。“老于,搭把手,帮我把这个石笼挪一下。”“那边的铁丝拧紧一点。”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前段时间的几场大雨,我们屯部分路的路基出现空洞,大家出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村民王庆会说:“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我就想着组织大家一起出力把路修好,没想到我一号召,大家就争着抢着报名。”

连日来,持续的强降水天气导致青龙山镇许多道路水毁严重,给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铁丝、石头等材料,并号召各村志愿者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到水毁道路修复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哈沙图村有200米的通自然屯水泥路,被山洪把路基冲的部分出现空洞,如不抓紧补填,整条路就会从中间冲断,村党支部书记卜繁义迅速组织志愿者编石笼修路,十几个志愿者迎着酷暑,起早贪黑,历时9天,终于把路修好了。

在青龙山镇互利村、莫家湾子、套力波村、沙子梁村、哈沙图等村,群众自发修复水毁道路的场景经常上演,今年入汛以来,青龙山镇共修复水毁道路1500余延长米,使用沙石料5000余方,参与志愿修路群众1200余人次。

信息来源:青龙山镇人民政府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