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韩凤梧一行到我镇调研指导,5月9日,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韩凤梧一行到我镇就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使用情况、2022年度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准备情况、乡镇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情况及疫情防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镇党委书记张永全,人大主席张雪松陪同。
3、副镇长丛日成代表内蒙古沃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参加线上评审会,5月9日,副镇长丛日成代表内蒙古沃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关于纳入自治区初步清单特色小镇线上评审会。立足青龙山镇甘薯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做精做强有基础、有潜力的甘薯特色产业,构建“生产+加工+科研+品牌”于一体的甘薯全产业链,实现特色产业向多功能、多业态、多空间延伸,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集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甘薯特色小镇。
6、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各村开展“三资”清查,为有效合理利用好“三资”,摸清家底,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各村进行“三资”清查,逐一核实登记
7、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收看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5月10日上午,青龙山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收看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共同回顾了中国共青团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光辉岁月。
8、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防返贫监测全面摸排部署暨培训会议,5月10日,青龙山镇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防返贫监测全面摸排部署暨培训会议,对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细化梳理各项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并明确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此次摸排工作。
9、开展防灾救灾宣传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宣传工作,5月10日,镇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青龙山消防队在集贸市场发放宣传单和知识手册200余份,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现场讲解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10、自然资源局局长马小芳协同专业技术人员就我镇国土空间规划与党政领导进行座谈,5月11日,旗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小芳一行协同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到我镇与党政领导就青龙山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沟通探讨。
11、常态化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青龙山镇各村(社区)结合实际,从薄弱环节下手,攻坚短板弱项,常态化抓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2、寒山村为大学生防疫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寒山村为在防疫志愿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14、青龙山镇各村逐户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全面摸排核查工作,为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决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青龙山镇各村召开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两委”扩大会议。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工作要求,各村以户为单位,逐户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全面摸排核查工作。
15、各村党支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青龙山镇各村党支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16、市旗两级农牧局领导到我镇查看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情况,5月13日,通辽市农牧局局长王立恒,副局长马俊岭,奈曼旗农牧局局长李欣一行到我镇实地查看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情况。
17、青龙山镇召开林长巡林巡草工作推进会,为加快推进国土增绿、森林提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壮大,发展和守护好全镇绿水青山,5月13日,青龙山镇召开林长巡林巡草工作推进会,传达奈曼旗林长令、青龙山镇林长制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镇村两级林长参加会议。
清晨,位于村东的一片山坡上,十几名村民手持铁锹,相互配合将树苗栽种在土地里,凉爽的晨风拂去了人们辛勤的汗珠。随着日头的不断上升,平房村植树造林队伍也一路向前,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
带领大家植树的村民代表徐国云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干得十分卖力。徐国云说,今天来到此处种树的村民都是没有薪酬的义务工,大家对今年的春季造林积极性很高。 “准备栽3000多棵吧,大概两天时间就能栽完。”徐国云擦了擦汗说,“现在退耕还林这件事大家都很认可。”
经过深思熟虑,平房村选择栽种樟子松,能适应土壤水分较少的山脊及向阳山坡,以及较干旱的砂地及石砾砂土地区,非常符合村子的地貌特征。 “我们今年发动群众700余人次,到目前为止,植树造林达到300余亩。春季造林对于防风固沙,还有贯彻落实‘绿水青山’理念起到一定的作用。”平房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君介绍,“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在林间穿插栽种作物,给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我们把无立木林地造完之后,在林间空地种点矮科作物,在创收的同时把林地保护起来了。”王守君说。他手指向远处的一片树林,那里是前几年村民们栽种的樟子松,如今已经成林,郁郁葱葱。不仅巩固了水土,改善了村子的生态环境,还带来效益,给村集体的振兴打下基础。经济与生态效益并行的绿色发展道路真正给平房村村民带来了好处。(杨悦) 小区有了智能充电桩 小举措解决大难题 “我家住六楼,以前每次给电瓶车充电总是楼上楼下的跑好几趟,电线从窗户顺到楼下也不安全,有了智能充电桩方便多了,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给电瓶车充电了,1块钱可以充4小时,价格也非常便宜。”家住平安新村小区住户卜庆金正在用手机扫二维码给电瓶车充电。“之前'飞线’也是无奈之举,如今有了充电桩,再也不用冒险'飞线’了”。
青龙山镇共有3个小区,近1000户居民,电动车就有300多辆。以前没有充电桩,给电动车充电只能从窗户“飞线”,插线板裸露室外,遇到阴天下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居民使用老化电线也极易引发火灾。 曙光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士林介绍,以前就因“飞线”给电动车充电引发过一次意外,很多居民都对“飞线”的安全性表示担忧,曾多次找到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也多次上门制止,但“飞线”现象屡禁不止。
为了解决群众给电动车充电难题,破解“飞线”顽疾,曙光社区保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入手,为小区居民安装了智能充电桩。一个个充电桩,居民们可随时扫码为电动车充电。充电桩旁边还有安全充电的提醒牌。智能安全充电桩的出现让小区电动车有了集中充电的统一“据点 ,不仅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也让小区更安全、更美观。 据了解,此次共投资4万元,在平安新村、幸福小区、小康家园3个小区各安装了3组集中智能充电桩,一组充电桩可同时容纳10辆电动车充电,3个小区可同时满足90台电动车充电。 青龙山镇:多管齐下,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为深入推进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让全镇各民族人民更深入理解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近日,青龙山镇党委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镇村干部、志愿者深入商户、农户、学校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 青龙山镇学区中心校组织师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活动,在校师生共同学习民族政策,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板报、主题手抄报,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青龙山镇多个支部组织集中学习《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民族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在各民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有效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多名志愿者深入商户、农户为群众讲解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使宣传活动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实现全覆盖,形成人人讲团结、处处抓团结的良好氛围。
2022年5月8日上午,我镇协同青龙山学区中心校开展了“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一年一班60余名学生与班主任聆听了宣讲。
2022年5月11日下午在青龙山学区中心校开展了以“培育良好家风”为主题的讲座,青龙山学区中心校家庭教育讲师、青龙山镇政府兼职妇联副主席李秀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良好的家风建设在家庭教育和家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家庭和父母对孩子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并教给大家家庭教育要注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台阶。作为家庭成员,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关爱自己才能关爱家人,鼓励大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出良好的家风、家教,实现自我价值。
讲座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经验分享,非常接地气,听完讲座,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讲座中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融入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