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旗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进全旗文化旅游事业更好发展。
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繁荣艺术创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创作编排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暨乌兰牧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专场文艺节目,完成自治区乌兰牧骑学会交办的“乌兰牧骑优秀作品征集”工作,确保在规定期限内上报本单位原创的优秀作品。
(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400余册。
开展“我们的中国梦·集体过大年”活动75次。举办全旗2019年秧歌大赛。
继续“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分别赴奈曼旗火车站及各苏木乡镇嘎查村以“我们的中国梦·集体过大年”、“快闪”等形式进行惠民演出;参加奈曼旗孟家段水库“冬捕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参加奈曼旗宝固图沙漠那达慕开幕式、沙漠婚礼、草原婚礼、篝火晚会、专场晚会、等一系列演出。上半年共演出30场。创作完成《多想回到那个地方》、《我们的旗帜》、《乡情》等3首歌曲。
(三)文化旅游活动
抓好旅游节庆活动。举办了土城子杏花节,举办了宝古图沙漠五一露营大会暨首届稻草人文化节,奈曼旗青龙山镇八虎山庄旅游区开展了幸运抛绣球招亲、水上泛舟渔歌对唱等民俗活动,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享受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参加第八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北方自驾游发展高峰论坛,非遗产品旅游推介活动。
筹备奈曼旗宝古图沙漠那达慕、越野群英会开幕式部分表演方队的表演方式策划工作。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程
围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通辽市业务部门联合,积极组织开展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以民俗活动为载体,以“保护非中国实践”为主题,开展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展示了民歌演唱、马头琴演奏、踢毽子、拔河、农耕文化等,发放了《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30份。
开展了《科尔沁潮尔镇压莽古斯英雄史诗》、奈曼叙事民歌《诺恩吉雅》抢救性整理相关工作。
二、2019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旗文化和旅游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在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服务基础条件、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旅游品牌创建、文化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工作方面等实现新的突破,奋力开启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重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抓好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坚持挺纪在前,坚决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地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四官”等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加强三务公开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二)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文化旅游行业是意识形态安全重要领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意识形态工作,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优秀文化精品创作和旅游资源供给为己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对公共文化场所、文化旅游活动、景区、文化旅游市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站和嘎查村文化室等阵地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庸俗的文化旅游产品;严格履行文化活动报备审批程序,确保文化旅游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三)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实施文化精品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是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做好乌兰牧骑场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乌兰牧骑六项服务水平和舞台艺术作品质量。二是按照“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要求,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歌曲、舞蹈、好来宝、小说和小戏小品等现实题材创作。以《奈曼文艺》为载体,通过“布和贺西格”杯蒙古文学奖评选活动,促进蒙古族文学创作;完成《奈曼历史文化丛书》出版发行;创作“诺恩吉雅的故事”和“奈曼王府的故事”系列版画作品。
(四)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基础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补齐短板、融合共享、全域覆盖”,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贯彻落实。推进图书馆新办公楼搬迁和“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维护工作;抓好苏木乡镇、嘎查村级基层站点的管理和建设;继续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提高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二是加快大沁他拉至宝古图沙漠景区旅游公路、平安地至青龙山公路等旅游道路建设;争取孟家段环湖公里建设,发展三条环线,形成以“高速+国道+景区直达道路+旅游风景道”的“快旅慢游”交通体系;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五)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做好奈曼旗王府环境整治与修复工程和“三防”工程验收;完成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专项安防工程并完成萧氏家族墓——陈国公主墓安防工程一、二期提升改造方案的编制、报审。二是开展全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非遗数据库;加快推进诺恩吉雅民歌、皮影戏和皮影雕刻技艺抢救性整理;完成《科尔沁潮尔镇压蟒古斯英雄史诗》蒙文字整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六)举办好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创建文化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继续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组织艺术团体送戏下乡,深入到村屯嘎查、街道社区以及敬老院、部队军营等,为基层演出70场次以上。二是通过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市场运作继续举办第十二届诺恩吉雅文化节、集体过大年等群众活动。三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抓手,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
(七)全力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工作
一是加强与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委沟通,做好文化旅游领域对接。二是将“五个结合”要求贯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与精准扶贫、产业链增收有效对接,重点推进旅游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特色嘎查村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吸引力,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致富增收。三是抓好扶贫题材艺术创作,开展“扎根草原、情系人民”采风创作活动,集中创作一批文化扶贫题材艺术作品,深入贫困嘎查村开展惠民演出。
奈曼旗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