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人民政府奈曼旗人民武装部关于印发奈曼旗“十三五”时期民兵调整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2-24 浏览次数:194

奈政字〔2018〕236号

 

 

奈曼旗人民政府

奈曼旗人民武装部

关于印发奈曼旗“十三五”时期民兵

调整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六号农场管委会,大沁他拉街道办事处,旗政府有关办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民兵工作的一系列决策指示,根据军委国防动员部民兵调整改革任务部署会要求及《通辽军分区“十三五”时期民兵调整改革工作方案》,结合我旗实际,研究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策部署,以我军后备力量建设“十三五”规划为依据,以我旗担负的职能任务为牵引,牢固树立“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精确动员”的理念,坚持党管武装,坚持聚焦实战,坚持体系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在深化转化“十二五”时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民兵数量规模、优化结构布局、改进军事训练、创新建设模式,加快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提高民兵基于打赢局部战争和服务大局的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和支援保障力。

二、建设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国防和军队建设新要求,着眼有效履行打仗维稳救灾任务,构建与国家安全需求和战争形态演变相适应、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民兵力量体系,形成贯穿重要交通沿线、突出“两域”(部队驻地和阵地地域、重要目标防护地域)、遍布旗、乡、村三级的民兵建设格局。到2020年,基本实现力量结构由机械化战争条件下传统作战力量为主向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新型保障力量为主转型,支援保障对象由陆军为主向诸军兵种全面覆盖转型,指导方式由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手段为主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措并举转型,建用模式由粗放向精确转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大幅跃升。

(一)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深化民兵体制改革,党管武装制度有效落实,领导指挥体制不断完善,建设、动员、指挥职责边界清晰,军地关系顺畅,合力明显增强;需求提报和对接机制全面形成,民兵建设和使用效益显著提高;能力建设标准体系和能力评估机制健全,手段更加完善,建设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按照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十三五”时期民兵组织规模和年度训练任务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数量进一步压减,结构趋于合理,军兵种比例与建设需求更加匹配,作战力量减少、保障力量增加,主要方向、重点地区和重要交通沿线进一步突出,结合任务更加紧密,其他方向和地区得到统筹兼顾。

(三)教育训练扎实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常化,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与时俱进,教育效果显著增强,服务保障作用发挥明显;联训制度有效建立,统筹协调、任务部署、组织实施高效顺畅,联训活动制度化开展;训练内容紧贴使命任务,训练标准贴近实战要求,基地化训练全面落实,模拟仿真训练有效展开,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建设管理规范高效。民兵建设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相关配套法规更加成熟定型,制度政策充实完善。建设、管理、动用、保障依法依规运行;民兵信息管理系统全面部署并常态运用。

(五)应急应战能力增强。民兵力量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动员更加快速高效,与相关力量联合行动能力明显提升。民兵应急营、连能够在4小时内、应急排能够在2小时内、应急班(组)能够在1小时内,其他基干民兵分队能够在1—2天内完成动员集结,并做好相关准备,可以有效遂行各项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力量结构。按照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可靠管用的要求,精减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十三五”时期,我旗普通民兵数量由15808人压缩至8280人;基干民兵由2530人压减至1592人,按照应急、专业、特殊3类重构力量体系。普通民兵,按照坚持制度、巩固提高要求,重点清理兵员编组不实、管理能力偏弱的组织,调整平时难联络、急时召不回、战时用不上的兵员。基干民兵,按照任务牵引、平战结合、突出重点、建用一致原则,裁撤任务不明确的队伍、新建应急应战急需力量;减少担负作战任务队伍数量、增大担负支援保障作战任务队伍比例;减少农村编兵数量,增大城镇编兵比例。

1.应急力量。应急力量编组1个连、17个排共计654人。

1)应急连。按照整体应对、混合编组、灵活机动的要求,旗编建一个集反恐维稳、应急救援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连,110人。具体人员编组为:旗直编1排30人,大镇编2排40人,街道编3排40人。(每个单位指定1名排长3名班子)

2)应急排。按照相对集中、便于机动的要求,组建以维护稳定为主、兼顾应急救援的应急排。原则上每个乡苏木乡镇(场、街道)建一个应急排(重点方向和人口密集地区可适当增建),应急连内的建制排所在苏木乡镇(场、街道)要另行单独编建应急排,每个排编32人,共17个排544人。

2.专业力量。全旗共组建10类14支分队908人。按照“战时有需求、地方有优势、建设有条件”的要求,在原民兵支援队伍基础上调整组建,重点建设防空、工程抢修、防化救援、交通运输、保交护路、通信保障、伪装防护、油料保障、医疗救护、安全警戒、情报信息专业队伍,平时主要担负战备执勤、专业救援等任务,战时担负支援部队作战、参加联合防空作战、参加组织战场勤务和后勤装备保障等任务。

1)防空分队。按照区域防空、联合作战、重点掩护的要求,结合现有装备,编建应对低空末端来袭兵器为主,远中近结合、打防消一体的防空民兵分队。其中高机连1个编84人,具体人员编组为:街道办编22人、八仙筒镇编30人、新镇编22人、明仁苏木编10人。(每个单位指定1名排长3名班长)。

2)工程抢修分队。以国防工程和旗境内大型桥梁、机场、水库、隧道、铁路公路沿线等防护目标为重点,在周边地区编建2支工程抢修分队,每支分队编96人,共计192人。具体人员编组为:住建局编20人,街道办编52人,八仙筒镇编50人,新镇编35人,明仁苏木编10人,沙日浩来镇编25人。(每个单位指定1名排长2名班长)。

3)防化救援分队。以旗境内化工厂、大型油气仓库、厂矿等目标为重点,在大镇周边地区编建1支防化救援分队,共计40。具体人员编组为:大镇编40人(指定2名排长4名班长)。

4)交通运输分队。以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沿线为重点,编建2支交通运输分队,共计100人,具体人员编组:交通运输局15人。义隆永镇40人,治安镇45人。(除交通运输局指定1名排长1名班长,其余单位分别指定2名排长4名班长)。

5)保交护路分队。以桥梁隧道、铁路公路沿线为重点,编建1支保交护路分队,共计61人,具体人员编组为:明仁苏木编20人,沙日浩来镇编20人,白音他拉苏木编21人(各单位分别指定1名排长2名班长)。

6)通信保障分队。在编建1支通信保障分队,共计41人,具体人员编组为:经信局编41人。(指定2名排长,4名班长)。

7)伪装防护分队。以党政军机关、能源生命线工程、民生设施等目标为重点,在大镇编建1支伪装防护分队,共计58人。具体编组为:大镇编58人(指定2名排长4名班长)

8)油料保障分队。在交通枢纽、重点铁路公路沿线的地区编建2支油料保障分队,共100人,具体编组为:商务和粮食局编20人,工商局编20人,八仙筒镇编60人。(每个单位指定2名排长,4名班长)。

9)医疗救护分队。旗编建1支医疗救护分队,共40人,具体编组为:卫计局编队部4人,旗医院编1排12人,蒙医院编2排12人,卫计局下属各事业单位编3排12人。(指定3名排长3名班长)。

10)安全警戒分队。着眼支援半岛应急作战和遂行反恐维稳任务的需求,编建2支安全警戒分队。每支队伍96人,共计:192人。具体编组为:东明镇编50人,青龙山镇编50人,黄花塔拉苏木编26人,土城子乡编26人,固日班花苏木编20人,苇莲苏乡编20人。(每个单位指定1名排长,2名班长)。

3.特殊力量。积极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需求,按照组织严密、管理精细、使用严格的要求,主要编建情报信息队伍,共1支34人。

情报信息分队。按照旗建站、苏木乡镇(场、街道)设组、重点村庄设员的原则。17个苏木乡镇(场、街道)、旗直分别2名情报信息员。共34人。

(二)创新编组模式。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遵循民兵建设特点规律,严格落实《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办法》,提高民兵编组科学化水平,打牢战斗力生成的组织基础。

1.拓宽编组范围。①普通民兵编组坚持与基层政权组织紧密结合,行政村、社区普遍建立普通民兵连,苏木乡镇、街道和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建立普通民兵营或连,由符合条件人员普遍编入改为按要求择优选编。②基干民兵编组下力推动“三个拓展”,扩大编建范围,拓宽编兵渠道,充分挖掘兵源。推进由户籍地编兵向属地编兵拓展,优先编组户籍在本地、工作稳定且常年在位的人员,根据需要编组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有稳定工作的人员,确保基干民兵在位率保持在60%以上。推进由传统领域编兵向高新产业领域编兵拓展,扩大在行业系统、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编兵比例,吸纳民用飞行器、无线电爱好者及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参加民兵组织,发展民兵新质力量,基干民兵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对口率达到80%以上。推进由单纯人员编组向人装结合编组拓展,依托编兵单位预编预储军民通用装备器材,与权属单位签订预编预储协议,建立完备预征计划。

2.改进编组方法。按照内蒙古军区的部署安排,做好民兵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设备部署及管理使用工作,认真落实民兵人员一人一卡一号,实现所有民兵力量统一注册编组和管理使用、民兵训练统一监察落实、经费补助统一监管发放。3月20日前,所有基干和普通民兵全部整组入库完毕。

3.规范编组秩序。切实建立指导、协调和监督机制,统筹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编组,防止和克服争兵员、抢资源、一兵多编等现象,确保组织落实。实行严格的基干民兵编组单位准入制度,非公有制企业编建基干民兵连以上组织,需从党组织健全有力、军民融合程度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良好、符合服预备役条件人数达到300人以上的企业中择优选定;其他非公制经济组织中符合法定服役条件人员,择优编入旗或苏木乡镇(场、街道)基干民兵队伍;禁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安保队伍与民兵组织混编合编,严格遵守兵力动用权限。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按照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考核标准和编兵单位资格条件,落实政治考核,理顺进出渠道,做到优胜劣汰。严格执行编制制度,同类分队编组人数统一、岗位设置统一、素质要求统一、装备配备统一。实行审批制度,严格按法规制度要求和上级明确的任务组建队伍、动用力量,组织民兵队伍常态备勤、集中居住和管理超过30天的,必须从严控制,由军分区报军区审批,并上报上级备案。

(三)改进军事训练。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大纲为契机,紧贴职能使命,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纲施训、科学组训,严格管理、依法治训,深化改革、科技兴训,提高快速动员和成建制遂行任务能力。

1.调整训练任务。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我旗年度军事训练任务为304人。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应急力量按编制人数五分之一,专业力量中的防空和对口保障军兵种民兵按编制人数四分之一安排年度训练任务,主要组织建制分队轮训;其他基干民兵分队按编制人数八分之一安排年度训练任务,主要组织民兵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训练”。

2.创新训练内容。严格按纲施训,推进军事训练更加贴近任务。应急队伍突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训练内容,专业队伍突出与军事需求相衔接的精准操作、精确保障训练内容,特殊队伍突出与自身使命任务相一致的接口和补差训练,切实建立起符合实战要求、适应实际需要的训练内容体系。

3.改进组训方法。探索集中轮训新模式,将年度训练任务区分为12个批次,每月安排1个批次在训练基地集中训练备勤,随时准备遂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和支援保障作战任务,探索集中组训、教育管理、常态备勤、动员使用和综合保障的办法措施。引入“互联网+”训练模式,积极开展远程网上教育、教学、理论授课和网上考核,推动民兵训练有效落实。

4.强化训练运行管理。建立民兵参加联战联训任务对接和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后备力量训练纳入战区联训体系。推动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编兵单位支持后备力量训练的政策措施,出台训练问责办法,确保训练任务落实。

5.搞好训练保障。按照民兵训练、学生军训和行业队伍训练“三训合一”的思路,整合训练资源,以旗民兵训练基地为主体、行业基地为拓展的训练保障体系,为训练基地配套必要的信息化、网络化、模拟化训练器材,充实民兵教练员队伍,切实满足训练需要。

6.深化学生军训改革。坚持党管军训,牢牢把握对学生军训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严禁违规商业化运营和市场化运作,确保正确方向;加强力量建设,科学统筹辖区的学生军训承训力量,构建以现役官兵为骨干、预备役部队为主体、民兵教练员队伍补充的承训力量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