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隆永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中共义隆永镇委员会 义隆永镇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
现将我镇年初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义隆永镇位于奈曼旗西南部,西与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相连,南与沙日浩来镇毗邻,北与大沁他拉镇接壤,距县城30公里。土地总面积52.6万亩,辖23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人口2.1万人。现有农村党支部23个,镇直机关党支部6个,有中共党员701名。镇村两级各类组织机构健全。
境内有国道111线、京通铁路、赤通高速公路穿过,镇村公路以“南环、北环”为主线,形成畅通网络,交通十分便捷。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光纤网络覆盖全镇,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全镇以玉米种植为农业主导产业,以西瓜、甜菜、荞麦、杂粮杂豆等种植、以牛羊规模化养殖、经济林发展带动林下经济等为富民产业。形成了主导产业稳镇,富民产业兴镇,商贸流通活镇的发展思路。全镇现有旱涝保收高标准畦田11万亩,适合发展“两高一优”绿色农业产品基地面积2.6万亩。有林地18.8万亩,其中用材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在2015年末我镇共有贫困户774户2238人,贫困发生率为10.17%。截止目前,我镇通过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共有贫困户194户58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2.68%。
(一)全面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镇党委政府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当作头号工程来抓,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明确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制定《义隆永镇2016年—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规划》、三个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全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二)全面落实党委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凡是脱贫攻坚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安排,抓紧抓实。凡是脱贫攻坚工作,都要经过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认真研究,确保与党中央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保持高度一致。2018年来,共召开党委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会议7次,党政联席专题研究及安排脱贫攻坚会议8次,镇村干部大会部署脱贫攻坚工作23次,召开第一书记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议30次。确保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三)认真排查整改存在问题。一是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全面排查整改工作。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回头看”,严格按照11大类60条措施对全镇5600多户进行了一次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大整治,并结合国家、自治区两级脱贫攻坚各类检查发现问题清单9大项问题,对号入座全面梳理,对30项突出问题落实整改责任人,严格按照整改进度逐一整改,目前23项问题已经整改销号,其他涉及非贫困户未参加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以及集体经济收入低等时效性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完善镇村两级档案。根据上级关于镇村档案督导限期整改通知单要求,对镇级和23个村档案进行了完善。三是重新调整了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为各村安排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将80余名旗镇两级干部纳入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来,平均每人包联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超过5户,分散包联任务,减轻帮扶压力,提升帮扶质量。四是积极对接京蒙帮扶工作。8月31日,召开了对口帮扶对接考察工作座谈会,与通州区马驹桥镇签订了帮扶协议,并为我镇捐赠100万元,弥补了产业资金缺口。五是举办了“抓党建促脱贫”知识竞赛。全镇23支驻村工作队共90多人参加比赛,进一步强化了工作队员对扶贫政策的了解。六是高度重视项目库建设。对23个村所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分析,最终选定114个项目入库,累计490户贫困户受益。
(四)多措并举合力攻坚。一是产业扶贫。2018年扶贫项目共涉及22个村,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6万元,覆盖164户470口人。扶持方式分贫困户自养、寄养、入股公司三种。鼓励贫困户通过自养或寄养子女(父母)方式发展产业,针对无劳动能力的44户贫困户,采取与奈曼旗洪巍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入股分红协议》的方法,将产业扶持资金66万元入股,每年按1分利息给贫困户分红,目前合作社已产生效益为每户贫困户发放了1800元分红金。5月份排查整改新识别42户贫困户产业项目已落实验收完毕,目前已经拨款30万元。二是教育扶贫。在落实好2017年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对2018年度贫困家庭学生从新进行了梳理分类统计,将梳理出来的中小学生199人,在校大学生37人,新入学大学生15人及时上报教育部门。认真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组织包联队员多次入户宣传,有学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知晓率100%。三是医疗扶贫。实现了健康体检、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全覆盖。为每个贫困户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对排查整改工作中发现的266人未体检贫困户协调卫生部门进行了体检。新设立家庭病床10人,慢病送医送药43人。四是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完成了128户贫困户347人低保户评定。目前低保户占贫困户比例为21.6%。五是危房改造工作。全镇有D级建档立卡危房户23户,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入住。五是光伏扶贫。将我镇285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已录入奈曼旗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库,光伏企业年末为每户分红3000元。
(五)普惠金融贷款全覆盖。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采取符合贷款条件户应贷尽贷,入股分红及以小放大等举措为贫困户贷款,实现了扶贫金融贷款全覆盖。一是采取入股分红模式。为2017年4个重点贫困村249户“四无一超”贫困户委托通辽市泰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00万元,平均每户获得红利600-1000元不等,共发放分红金15.26万元。2018年19个村133户贫困户通过委托奈曼旗帝华农牧业有限公司共发放贷款450万元,年底一次性给贫困户收益分红1500元。二是对有能力贷款贫困户应贷尽贷。对31户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104万元。三是强化金融贷款监管。与各户签订了贷款监管协议,由包联干部监督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发展产业。四是完成2014-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贷款贴息统计工作,共计发放补贴利息资金34.6万元,覆盖192户贫困户。
(六)精神扶贫效果明显。充分发挥西地村小剧团在精神扶贫工程中的文化宣传作用,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陋习编演一些节目,利用农闲时间经常到各村文化广场及集市巡回演出,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9月份自治区精神文明现场会在我镇西地村成功召开。
四、存在问题
一是因病、因丧失劳动力致贫贫困人口较多。现有贫困户194户589人,因病致贫126户378人,占贫困人口64.3%;因缺劳力致贫20户49人,占贫困人口8.3%;占全部贫困人口的72.6%。
二是缺乏支柱产业带动。目前实施各类产业帮扶均是以户为单位分散实施,容易造成存在时间短、产业效益低、存在风险大等问题。缺少能够带动大多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远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