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残疾人联合会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安排
奈曼旗残联理事长 姚常明
(2018年 1 月)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全旗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旗委、政府民生工作大局,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预期工作任务。
一、全力抓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
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旗两级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全旗脱贫攻坚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大局,结合残联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2017年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走访确定重点帮扶对象163户、173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
一是将“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在实施脱贫攻坚当年的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一级2400元/年,二级1200元/年。为131名“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助19.08万元。
二是落实“特困”补助,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条件。为61名“建档立卡”特困残疾人发放补贴17.4万元。出资7.85万元,完成新镇北大营子村王国凤、伊和塔拉嘎查包勿拉、土城子乡平顶山村王寿香、明仁苏木太平村姜志、东明镇东明村郝桂霞、刘学、刘友共等七户特困残疾家庭的房屋修缮,为东明镇东明村的听障孩子李晓伟解决在通辽市特教学校住校费3000元。
三是充分利用市旗两级的社会康复医疗机构,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基本医疗和康复及辅助器具服务。为13名“建档立卡”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住院康复和免费服药服务,减免费用近1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等各类辅助器具近200余台(件)。
四是为“建档立卡”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争取产业扶持政策,帮助实施产业脱贫。投入资金8000元为义隆永镇大营子村姚建飞帮建羊舍一栋,改善了养殖条件;出资22660元为东明镇东明村成恩江帮建羊舍三间60平米,购买基础母羊20只、种公羊1只、饲草料10000斤,帮助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
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康复医疗服务
全面启动“十三五”精准康复服务工程,完善康复服务网络。继续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综合型康复医疗服务机构,2017年为我旗奈曼荣军康复医院、奈曼旗博爱儿童康复中心和奈曼旗青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家成人和儿童康复机构拨付康复补助资金20万元,用于补助贫困残疾人在院康复治疗的相关费用;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得到完善,2017年,农村3742户4218名残疾人(其中,一二级1847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城镇562户607名残疾人(其中一二级266人)享受城镇低保政策。
落实贫困残疾人贷款贴息6万元,77户低保、精准扶贫户受益;为6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阳光家园”补助12.45万元;救助8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救助资金23.4万元。
实施五项康复工程项目8人,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项目24人,其中,脑瘫儿童康复11人、智障儿童康复5人、自闭症儿童康复4人;为肢体残疾人安装矫形器11例、上肢假肢18例、下肢假肢25例;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0户,改造资金17.5万元,为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热水器、卫生间扶手,配发了护理床、洗衣机、沐浴椅、防滑垫等无障碍设备设施153台(张),实现残疾人居家无障碍。
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进展
在搞好残疾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为“建档立卡”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争取产业扶持政策,帮助实施产业脱贫。结合全旗“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在农村着力组织和引导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各类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60余人次,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人次。
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创业无偿补助资金105万元。奈曼旗巴彦杭盖饮食有限公司、特木勒养殖合作社和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苹果基地等,都分别以不同方式按比例集中安置了一批残疾人稳定就业。
四、残联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完成了旗乡残联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了乡镇残联班子,乡镇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所有嘎查村(社区)均配齐了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我旗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专兼职委员工作已步入规范化轨道。
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助残制度,能够经常组织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开展助残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期间,旗残联组织各苏木乡镇残联和相关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
五、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活动取得新成就
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和自学的方式,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让每一名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按照旗委统一部署,残联党组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党章”和“系列讲话”为行为准则和指引。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包联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还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实现稳定脱贫,与全旗人民一道达小康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还很滞后,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无障碍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就业难、求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基层残联力量薄弱、队伍不够稳定,一些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残联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全旗残疾人工作要紧紧围绕旗委、政府民生工作大局,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抓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
围绕旗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工作安排,采取综合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2018年,整合各类资金,实施四项政策,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
一是将“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在实施脱贫攻坚当年的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一级2400元/年,二级1200元/年。
二是落实“特困”补助,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条件。
三是为“建档立卡”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免费住院康复和免费服药服务,为0-18周岁“建档立卡”残疾孩子提供免费住院康复;为“建档立卡”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四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各类辅助器具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投入专项资金6万元。
二、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体系,做好康复医疗服务
继续实施“十三五”精准康复服务工程,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综合型康复医疗服务机构,重点扶持奈曼旗荣军康复护理院、奈曼旗青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博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年内完成“奈曼旗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
继续落实“招收残疾儿童学前机构补助”等项目资金,重点扶持残疾儿童、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在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接受免费康复服务和教育。
积极推进0至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项目,至少为50名以上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医疗服务。完成精神病防治与康复治疗120人(次);白内障复明手术达150例以上。
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搞好残疾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为“建档立卡”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争取产业扶持政策,帮助实施产业脱贫。结合全旗“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在农村着力组织和引导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各类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年内,重点扶持农村牧区种养业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20户以上。结合城乡电商事业的发展,积极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办家庭农家店、网店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继续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创业无偿补助政策,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机构给予适当的补助。
四、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确保全年任务如期完成
1、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机关财务管理,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严控“三公经费”开支,把有限的资金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残疾人身上,真正用到改善残疾人民生上。
2、深入开展志愿助残工作,组织开展好“全国助残日”等节日活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大力宣传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3、在落实好现有的低保、医保、救助和各项补贴政策基础上,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加强与财政、医疗卫生、民政、扶贫办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强化助残政策扶持,争取把康复训练费用纳入城乡医疗保险体系,以其作为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性收入来源。
4、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设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和鼓励那些主动接受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继续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攻坚计划,把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落实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项目资金,跟踪管理 ,提质增效。
5、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条例”和“准则”为准绳,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明组织纪律,强化规矩意识,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带好残联干部这支队伍,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高效完成2018年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