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2016年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0-06-04 浏览次数:183

残联2016年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12月)

奈曼旗残疾人联合会

 

     一、关于2016年的工作

     2016年,全旗残疾人工作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开展康复服务,保障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需求

   坚持依托社会力量兴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投入资金近10万元扶持奈曼旗荣军康复护理院和博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主动协调,认真落实“奈曼旗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设项目,拟采取医养结合、医疗和康复一体化模式,将现有项目资金(中央和自治区投资600万),与旗蒙医医院建设项目有效整合,用于购置现蒙医医院门诊楼西侧内科病房楼,改造建设奈曼旗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

继续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为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积极协调各方,采取新农合报销一点、医疗机构减免一点、民政红会救助一点、残联补助一点的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社会康复医疗机构,实施特困残疾人免费康复治疗,截至目前,已有8名贫困残疾人得到免费康复治疗。

   认真组织落实了自治区“草原行”辅助器具免费发放项目,在大沁他拉街道东星社区和大沁他拉镇海拉苏嘎查共免费发放护理床、轮椅、手摇轮椅、拐杖、放大镜等各类辅具137件。自行组织适配重度残疾人专用各类辅助器具210件(套),受助贫困残疾人达400余人(次)。

   (二)制定帮扶保障措施,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年初以来,我们主动融入全旗脱贫攻坚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大局,配合扶贫部门,组织旗乡村残联干部和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全面完成了贫困残疾人(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了精准帮扶对象数据库,并依据中央、自治区、通辽市和旗委政府出台的一些列政策措施,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奈曼旗特困残疾人家庭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将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工程。共走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956户,确定90户(101人)特困残疾人家庭为精准扶持对象,其中:重度残疾人53人,轻度残疾人48人。根据每个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实际,实行“一户一策”扶持保障措施。比如,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办理残疾人证或予以升级,跟踪服务和管理;适当增加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再比如,对特困轻度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困难补助、将危房户列入年度危改补助项目予以帮扶;协调民政、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解决生活救助、学生学杂费减免、医疗费减免等;对有康复需求的特困残疾人家庭提供免费医疗康复救助,等等,年内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0多万元,动用旗本级就业保障金、康复经费近30万元,直接投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扶贫攻坚,多措并举,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扎实推进教育就业,有效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

    鼓励和支持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人康复福利机构等实施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依托国家重点项目支持,继续扶持旗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已落实“招收残疾儿童学前机构补助”等项目资金共8.55万元。教职员工和学生分别达到15人和11名学生。重点扶持和救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及残疾中小学生、大学生110人,救助资金达13万元。

 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引导和扶持残疾人多渠道宽领域实现就业创业。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项目,建立超比例安排残疾人用人奖励制度,奖励和鼓励那些主动接受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推动残疾人就业结构和形式的多元化。年内,新增城乡集中就业残疾人180余人,划拨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资金37.5万元。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应用和“冬虫夏草”培植——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两期,受训残疾人70余人。

   (四)落实“兜底”政策,着力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

   认真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各项“兜底”政策。全旗已有3761名残疾人(其中城镇551人、农村321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630人享受五保供养待遇;临时救助特困残疾人5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4.45万元;落实“两项补贴”政策,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85.337万元,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补贴72.5万元,受助残疾人分别达到3392人和2509人。结合“十个全覆盖”工作,继续实施农村牧区残疾人“阳光安居工程”,着力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今年全旗实施危土房改造的残疾人家庭400多户,投入100万元帮扶211户特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对无力自筹建房资金的8户特困残疾人家庭,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实行“交钥匙”工程,圆满完成了年度危房改造任务。

   (五)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残疾人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按照旗委统一部署,残联党组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党章”和“系列讲话”为行为准则和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奈曼旗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圆满完成了所包联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完善志愿者助残制度,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伍已发展到6支,并均能发挥作用,经常组织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开展助残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期间,白音他拉助残志愿者队伍以“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为主题,继续组织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残疾学生活动。16位企业爱心人士为16名残疾儿童捐款捐物近2万元;奈曼“爱之声”朗诵团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和部分残疾人组成联合演出团到荣军康复护理院为残障人士举行慰问演出,并为三名贫困残疾儿童现场捐款4400元。

残联党组和理事会因势利导,强化宣传阵地建设。5月份,与旗电视台联合录制播放了《助残圆梦》系列专题节目,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残助残政策,大力宣传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奈曼旗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和各类新媒体作用,积极做好残疾人维权宣传工作。上半年奈曼旗残联网站和微信平台发布各类信息50余条,在中国残联、内蒙古残联网站,通辽日报刊发残联信息20余条。传递社会正能量,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让更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限制,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还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在特殊困难群体中,残疾人仍占大多数,与全旗人民一道达小康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还很滞后,残疾人就业难、求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基层残联力量相对薄弱、队伍不够稳定,一些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残联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7年重点工作及思路

2017年,全旗残疾人工作要紧紧围绕旗委、政府民生工作大局,全力带好“一支队伍”、 打好“一个攻坚战”、搞好“两个服务”、力求“一个新突破”、落实“五项措施”,加快推进全旗残疾人脱贫攻坚达小康进程。

带好“一队伍”:就是要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条例”和“准则”为准绳,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明组织纪律,强化规矩意识,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带好残联干部这支队伍,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打好“一个攻坚战”:就是要全力抓好《助残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组织落实,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

组织各方力量,打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役。在建立健全精准帮扶对象数据库的基础上,按照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计划要求,采取五项综合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2017年,计划整合投入各类资金65万元,在全旗现有“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368户、989口人中,重点帮扶90户、101个特困残疾人实现稳定脱贫(2017年帮扶脱贫62户、70口人)。

搞好“两个服务”:就是要着力搞好康复医疗服务,提升为民便民服务质量

完善康复服务网络,继续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综合型康复医疗服务中心2处、精神卫生中心1处;扶持新建社区和农村牧区基层康复室2到3处;重点建设“奈曼旗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争取早日投入运营。

积极推进0至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项目,至少为100名以上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医疗服务。完成精神病防治与康复治疗180人(次);白内障复明手术达150例以上;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50户。

力求“一个新突破”:就是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搞好残疾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着力抓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结合全旗“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在农村着力组织和引导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各类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年内,重点扶持农村牧区种养业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20户。结合城乡电商事业的发展,积极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办家庭农家店、网店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城乡新增就业残疾人力争达到50人以上。

落实“五项措施”,确保全年任务如期完成

1、在落实好现有的低保、医保、救助和各项补贴政策基础上,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加强与财政、医疗卫生、民政、扶贫办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强化助残政策扶持,把康复训练费用纳入城乡医疗保险体系,以其作为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性收入来源。 

2、继续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攻坚计划,把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落实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项目资金,跟踪管理 ,提质增效。

3、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设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和鼓励那些主动接受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4、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机关财务管理,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严控“三公经费”开支,把有限的资金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残疾人身上,真正用到改善残疾人民生上。

5、深入开展志愿助残工作,组织开展好“全国助残日”等节日活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大力宣传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典型事迹,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