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工作体会
我于2016年8月组织安排我到苇莲苏乡新庙村驻村工作,2017年12月份,在新庙包联户未脱钩的基础上,在大镇兴隆地村新包联6户。包户工作期间,在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我严守驻村工作纪律,主动联系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扶贫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与包联群众建立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
一、包户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开展好入户走访是基础。首先要与群众建立紧密联系。必须勤于沟通,善于沟通,乐与沟通,在与群众的谈话中拉近关系,在为群众办事的行动中增进感情,在我们看来很可能一件小事,对贫困户群众而言是一件暖心的好事;其次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开展广泛的走访,进行深入的沟通,走访对象不限于包联户和贫困户,走访时间不局限上级要求落实工作的节点,走访内容不限于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广泛的经常性走访,最大限度的听取群众意见,宣传方针政策,取得群众信任;在“拉家常”的过程中,完成信息采集、方案制定、台账建立等工作,逐步建立与群众的感情,取得群众支持。
(二)把握“精准”原则,确保任务落实。首先村两委班子要严格执行民主程序,把握公开透明原则,发挥两委班子作用,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厚此薄彼等现象,以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负责、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开展工作,在众多申请户中评出群众广泛认可、经得起考验的真贫户,给群众交出满意答卷;其次在项目落实中要精准施策,因户施策,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发展思路等条件综合考量脱贫方案,不能搞“一刀切”、“摊大饼”式的扶贫政策,不仅达不到脱贫增收的效果,还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做好档案材料的整理。在包户工作过程中,由于政策落实的需要,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各个工作环节中涉及的表册众多,因此将档案材料收集整理齐全备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首先要确保数字真实准确,一切数字均有据可查,有可参照的数据支撑;其次要确保时效性,落实一项工作,归档一项档案,确保每一环节步骤都有过程记录。
二、对精准脱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驻村工作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农村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深刻体会到农村群众的热情与期盼,深切体会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
一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落任务的第一原则是以群众利益为先。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这句话饱含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是无论是农村改革与发展,还是现代农业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相关,二者相互影响。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不断推进,要素市场被明显地激活,但是要素配置成本也明显地上升,在我旗农村中资源困局同农牧民迫切的增收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牧业之间的生产效率成本形成的竞争劣势等矛盾日益凸显,更加迫切的要求农村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容忽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在钱袋子鼓起来之后,这钱怎么花成为了新的问题。由于受教育水平、个人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农村不乏酗酒赌博等不良风气滋生,有的甚至辛勤劳作一年的收成一夜之间挥霍一空;有的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将负担推向社会;有的安全意识淡薄,超速驾驶导致车祸,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遭受重大损失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却不容忽视,由于这些不必要的损失导致的贫困,如果能够提前防患于未然,也是一种帮扶;我旗的精准脱贫政策要点中,精神扶贫一栏中对这些现象切重要点,如果在产业帮扶等落实后,加强这方面的后续跟进,相信会为脱贫攻坚减少很多未来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