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的答复
刘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奈曼旗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惠民生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8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选择“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广大农牧民产业参与度较高”的嘎查村作为试点,重点打造奈曼旗“互联网+农业”示范村,突破农村牧区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瓶颈制约,建立健全覆盖农牧业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和农牧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农村牧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通过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具有“一村一品”特色和产业基础的嘎查村大力发展“互联网+”,有效解决农牧民日常生活消费品“引进来”和农村牧区绿色鲜活产品“走出去”的难题,使农牧民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网上购物环境;同时,搞活农产品流通,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统筹城乡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根据奈曼旗农村牧区的产业基础,结合产品消费市场,村内通信设施和物流配送等实际情况,择优选择奈曼旗有特色产业的村作为“互联网+农业”的首批重点村。拟利用一年时间,分别打造15个“电子商务+扶贫村”和11个电子商务+示范村”。通过培育原有产业基础,壮大农牧区产业,充分发挥“互联网+”直销的优势,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在家中就业实现增收,直接和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00人。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
三是打造区域性电子商务扶贫服务中心。将电子商务扶贫服务中心设在村部,结合两委班子扶贫方案,以“电商进农家•致富你我他”为主题,形成“支部+电子商务+扶贫”模式,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具体建设内容为:对服务中心进行整体包装,安装统一标识,悬挂组织机构、制度、流程、功能等标识牌,配备办公设备、人员。电子商务扶贫服务中心提供电脑10套、桌椅10套、宣传展板10套、专线宽带1条、展品展架2套、网站2套等基础设置,对接专业的电商企业,将电商企业与贫困户进行捆绑。通过电商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培训;培训网上开店(网店、微店、网站)技能、网上赚钱(手机赚钱、淘宝赚钱、微商赚钱)等电子商务相关技能服务,人员由贫困户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青年等组成。鼓励服务中心拓展业务,发展壮大。
四是实施农副产品“代种代养”服务。直接将城里人与农村人进行链接,城里人通过在网上或服务站下需求订单,农户和合作社通过村级服务站领取需求订单为城里人提供“代种代养”服务。实施电商企业负责产品质量保障、负责检疫检测、负责物流配送等。
五是推广“互联网+农资”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筛选出农村经常使用的十几款农资产品,直接对接农资生产厂家,通过互联网经销农资,让广大种植贫困户用最少的钱购买更多更好的农资产品,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间接实现增收。
六是开设网店、微店、网站,促进持续增收。通过奈曼旗电商龙头企业直接与贫困户对接,帮助贫困户及村内种植养殖合作社开设网店、微店、网站;培训开设网店技巧、组织货源、包装产品、物流运输配送等技能;利用电子商务形式营销推广,拓宽贫困户种植、养殖产品销路,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七是积极推进物流体系建设。服务“互联网+”的发展,针对农村地区物流不发达的实际,支持第三方企业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延伸服务触角。2018年已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规划8条物流配送线路,实现快件包裹到村到户,解决物流配送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结合“新网工程”建设,实施旗、乡、村“三级双向”物流体系工程,建设支撑“工业品下乡、农畜产品进城”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
八是加强培训,提高电商应用技能。依托电子商务扶贫服务中心对贫困人口进行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操作、网上购物等方面的培训,帮助贫困人口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推行电子商务“技术到户”。到2018年底,培训贫困人口900人次以上,使其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感谢您对旗商务和粮食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2018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