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村2015--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0-05-24 浏览次数:221

百家村2015--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根据通辽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及奈曼旗委政府的安排,结合百家村实际,研究制定百家村2015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如下。

一、百家村的基本情况

百家村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点村,位于治安镇政府所在地,位于111线公路北侧,交通发达,发展空间大。全村总户数428户,人口1257人,劳动力758人,党员28人。全村总土地面积9594亩,其中耕地面积6834亩,林地面积1434亩,其他土地面积1326亩。百家村以农牧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2014年玉米吨粮田2000亩,粮食总产量580万公斤特色种植发展圆葱200亩;我村现家畜存栏2600头只,其中牛640头,.1910只,猪存栏386头,2014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二、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一)发展思路

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百家村地理位置,资源,政策优势,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种养业和劳务输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总体目标

1,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20%,由2014年的8000提高到2017年的14000元左右。

2,加大教育、文化和信息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建设较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广场,实现有线电视入户全覆盖,网络宽带入户率达到80%

3、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硬化绿化村内主街道,对农户临街院墙、院门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4、加强高效吨粮田农田建设,发展种、养殖及农机合作社,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

5、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保质保量完成

6、城建民生方面有新的进步和改观。

(三)具体任务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一是高产玉米吨粮田种植面积由2000亩发展到4000亩,年递增50%。二是发展养殖业,建设200亩养殖小区一处,其中养羊户20户,养牛户30户,羊由1910只发展到4700只,年递增35%;基础母牛由400头发展到1100头,年递增40%,育肥牛由240头发展到1400头,年递增80%,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在现有养殖基础母牛100头以上两户情况下,到2017年将养殖基础母牛100头以上的户数增加到以上户10户以上;羊存栏20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15户。三是发展特色种植业,圆葱种植面积由200亩发展到750亩,年递增55% 。四是新增管灌面积1700亩,新打机电井17眼;五是劳务输出人数由240人增加到415人,年递增20%

2、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依托危房改造和民政救助等项目对34户危土房进行重建,使全村砖瓦房全覆盖。二是深入实施安全引水工程,预计铺设自来水管网10000延长米,使安全饮水率达到100%。三是扎实开展培育新型农牧民行动,争取每户至少培育一名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

3、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一是筹措资金绿化亮化硬化村屯主街道8000延长米,安装路灯200盏。二是硬化村屯路4800延长米(已完成2500米)。三是铺设村屯砖路5000延长米(已完成2000)。四是统一修建1.5米高标准化院墙8000延长米(需要砖150万块)。

4.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创新载体,推行“532”工作法,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重点,每年至少对全村党员干部轮训一遍。实行村干部执业管理,后备干部队伍保持3名常量。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和返乡能人中发展党员,3年内纳新党员6名左右。二是建设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村部、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卫生室为一体的多功能便民服务大厅一处(需资金50万)。三是建设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一处目前建设用地位置、规划、土地已经拟定好(需资金20万),以满足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村党支书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规划的实施。明确党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主任为具体责任人,由两委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任务到人。

(二)狠抓工作落实。主要抓实施目标和任务落实,确保质量与进度;抓人员责任落实,将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抓机制落实,建立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制度。同时对村级决策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532”工作法,认真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办法、《村规民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让制度管人管事,让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参与权、监督权和知情权。

(三)强化上下协调。努力争取旗、镇两级农业机构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培训规划,聘请科技单位和技术服务部门,组织农民按农时、按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学习和培训,使其掌握实际技能,增强村干部及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知识水平和科技能力。结合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就,积极协调争取各种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协调金融部门对本村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等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