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入大沁他拉镇光明村地界,映入眼帘的便是田野中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蔬菜大棚里,青翠欲滴的黄瓜、娇艳诱人的西红柿……还有旁边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菜农在大棚里忙碌着。进入大棚之前,没有人会料想到仅仅一栋大棚,竟果真是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光明大棚”助力脱贫攻坚
大沁他拉镇光明村是一个城关村,总土地面积3955亩,人均0.54亩。光明村立足自然地理条件、传承历史文化基因,致力于蔬菜种植,但多年以来,由于受资金、技术、设施等限制,导致村内蔬菜产业发展不起来,经济效益不明显。菜贱伤农,光明村共有1145户2859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37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大沁他拉镇党委书记王伟生说:“党员就要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为了乡亲们能够过上好日子,党员必须冒这个险、带这个头,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大沁他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光明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紧抓 “京蒙协作”助力扶贫攻坚的有力契机,以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抓手,发展蔬菜种植业为扶贫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光明村集体注册成立了奈曼旗绿佳源农业有限公司,探索建立“党总支+公司+农户”的长期稳定的农企利益密切链接新机制,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农户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及务工收入。2018年大棚破土动工,建设占地150亩投资997万元,其中京蒙资金400万元,建设大棚18栋36462平方米。2019年3月,第一批越冬西红柿上市,每斤近2元,最后平均每个大棚收入3.2万元,到2019年年底,全村大棚发展到26栋,村集体经济达73.2万元, 通过蔬菜等产业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带动96户232口人脱贫。
大胆探路 多个产业形态齐头并进
光明村党总支书记王国峰说:“蔬菜大棚建设后,最大的变化是大多数人富起来了,没有蔬菜大棚,就没有农民今天的日子。农民不光有饭吃,还有钱花。”菜是“夏天草,冬天宝”,富裕起来的光明人没有将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封锁,而是无私地传播到全镇,成为“绿色革命”的播种者。王伟生书记说 “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镇农民能够过上好日子才是我们的目标。”就这样,推广小组成立,使原本冬闲的农民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搭建组织化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实现蔬菜生产向专业化、合作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目前,大沁他拉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20余家。创新推行村“两委”领办合作社20多个。
——扩大规模化蔬菜效益。推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兴隆地、红星、哈沙图等村因地制宜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放和转移安置好农村劳动力。
——以蔬菜产业发展为核心,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一直以来,光明村精准产业定位,从选择以蔬菜产业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始,坚持靠蔬菜产业领跑,靠科学技术助力,靠产业化经营提升,逐步实现了蔬菜产业由粗放经营到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蔬菜种植,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
目前,光明大棚蔬菜面积发展到460亩,年产量450多万吨,以蔬菜产业化为龙头,围绕产供销等链条,辐射拉动了育种育苗、蔬菜包装、冷藏、仓储、装卸、运输,加工、观光旅游、涉农金融保险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生产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和园区化,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彼此带动的融合协调发展,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乡村振兴赋予光明村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党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是光明村蔬菜种植探索形成的,在新时代要践行好新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创新提升“党总支+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一要大力推行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快由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使每个大棚、园区都成为一个“绿色车间”,实现生产有标准、品质有保障、质量可追溯。二要狠抓品牌塑造,瞄准高端方向,让光明菜成为“健康菜、绿色菜”的代名词。三要全面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全镇化、网格化监管,把质量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抓好蔬菜质量标准建设,争做蔬菜产业引领者。四是要积极推进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化,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党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光明村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凝心聚力,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我们坚信,乡村振兴路上,只要不畏艰辛,就一定可以上演更多“逆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