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土地托管 “活” 起来!八仙筒镇党建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10-15 浏览次数: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

近年来,八仙筒镇立足农业发展实际,以基层党建为核心引擎,创新探索土地托管模式,通过“党组织搭台、企业/合作社唱戏、村民受益”的联动机制,破解村民“种地难、增收慢”的困境,努力打造“省心托管、稳定增收”的乡村振兴样板,让土地成为群众致富的“金疙瘩”。

NO.01
党建牵线,土地托管结出 “致富果”

“以前种地操碎心,现在不去地里也能领分红钱!”近日,八仙筒镇古日古勒台嘎查的分红现场喜气洋洋,30余户村民捧着土地托管收益金,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该村近300亩耕地通过党支部牵线,全程托管给镇内的金穗丰公司,不仅给村民带来了每亩地1000余元的稳定收入,更解放了劳动力到其他行业。

图片

“农户的顾虑就是我们的攻坚方向。”村党支部书记宝布云介绍,针对村民“种地缺技术、务工缺时间”的困境,党支部主动对接有专业技术的金穗丰公司,构建“党组织+企业+农户”托管模式。从种子筛选、化肥采购到播种管护、秋收仓储,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村民无需投入任何人力物力,只需坐等年底分红。这种“保底收益”机制,让土地成为村民的“稳定存折”。

村民陈永山算起了“增收账”:“家里的地托管后,每年稳拿分红不说,家里人外出务工,一年又能多挣不少,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土地解放的劳动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家庭收入。

NO.02
合作社领航,秋收时节“人财两旺”

与此同时,毛盖图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迎来丰收季,500多亩托管土地亩产突破2000斤,惠及70余户村民。

“我们坚持‘把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从土地整合到耕种管理,每一步都紧扣村民需求。”毛盖图村党支部书记胡林峰介绍,为破解零散土地“难管理、产量低”的问题,党支部牵头逐户走访征求意见,通过统一调配资源、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将村民自愿托管的碎片化土地整合连片,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耕、种、防、收)、产后六个环节全程托管服务,让“巴掌田”变成了“高产田”。

规模化种植不仅让粮食增产,更催生了“家门口的就业岗”—— 针对部分村民“想务工、顾家庭”的诉求,合作社优先雇佣本村村民参与田间管理,秋收期间按每亩55元支付工资,实现了“种地有收益,务工有钱赚”的双赢。

丰收的乐章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靠天吃饭”到“稳稳增收”,八仙筒镇以党建为笔,用土地托管作墨,正勾勒出一幅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一步,八仙筒镇将继续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推动土地托管模式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更多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助力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