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黄花塔拉苏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化“大统战”工作格局,聚焦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核心任务,推动统战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苏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统战动能。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完成情况
(一)压实政治责任,筑牢思想引领根基
1. 强化组织保障。苏木党委将统战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嘎查村年终实绩考核核心指标,修订完善《2025年统战工作要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委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内容5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2. 深化理论学习。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2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专题培训6次,覆盖苏木嘎查村两级干部300余人次;组织民族政策理论知识测试2次,合格率达100%;通过“书记讲党课”“四胡宣讲志愿服务队”等特色载体,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20余场次,推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二)打造创建升级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1. 推进示范创建。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目标,完善软硬件建设,在苏木文化广场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教育基地1处,打造建设“蒙古马”“团结柱”“雕塑书”等内容,充分营造浓厚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1次,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示范单位创建成果。
2. 丰富实践载体。以“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开展“普法集市”“政策赶大集”等互动式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苏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润童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8场,参与师生600余人次,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3. 促进交往交融。搭建各民族互嵌式交流平台,组织苏木嘎查村两级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联创共建活动8场次,推动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加深情感联结,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
(三)防范化解风险,守牢和谐稳定底线
1. 强化隐患排查。制定《统战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充分发挥22名统战信息员和234名网格员作用,每季度开展宗教活动场所、非法宗教活动等摸底排查1次,重点监测宗教用品经营场所1处,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2. 规范事务管理。年初以来,开展隐患防控专题学习培训1次,加强宗教中国化宣传引导;联合辖区派出所、社会治理办公室等部门开展线下宗教活动巡查2次,深入集市警示教育宣传活动1场次,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3.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摸排登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建立服务管理台账,召开专场招聘会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进行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18人次,促进各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四)凝聚统战合力,服务中心发展大局
1. 助推非公经济发展。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12家企业与10个嘎查村结对帮扶,惠及群众150余人,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捐赠慰问物资价值2万余元;同时加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支持地方社会事业建设,多次筹措资金,在义务修理道路、环境卫生整治、关爱一老一小等方面贡献力量。
2. 加强党外人士工作。开展“两代表一委员”专题调研活动2次,收集党外人士关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意见建议8条;储备党外优秀干部和年轻干部13名,积极推荐党外人士参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模范。
3. 深化侨务工作。及时更新华侨侨眷信息台账,现有华侨21人,侨眷49人;主要分布在日本、蒙古、柬埔寨等国家;年内走访慰问侨眷2户,搭建侨胞侨眷与家乡联系的桥梁纽带。
(五)强化宣传引导,扩大统战工作影响
1. 构建宣传矩阵。通过“迷你黄花塔拉”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工作动态等信息15条,阅读量累计0.8万人次;在嘎查村文化阵地设置宣传展板18块,悬挂条幅22条,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2. 挖掘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民族团结、非公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先进事迹,其中1人先进事迹被旗级媒体转载报道;开展本级宣讲活动3场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 创建工作内涵有待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中心工作融合不够紧密,特色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 队伍专业能力仍需提升。部分统战干部和嘎查村联络员对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政策法规掌握不够透彻,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不足。
3. 侨务工作形式需丰富。针对侨胞侨眷的特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对海外侨胞的联络服务力度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计划
1. 持续深化示范创建。紧扣“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要求,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丰富示范教育基地展陈内容,培育1-2个有影响力的创建品牌,力争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2. 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实施统战干部“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开展政策培训、实地考察、业务交流等活动,选派年轻干部参与统战重点工作,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
3. 提升服务发展质效。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搭建政企对接平台,助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联络;丰富侨务工作载体,组织侨胞侨眷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凝聚侨心侨力。
4. 创新宣传工作方式。加强与上级媒体合作,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统战宣传作品;建立信息宣传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写作培训,提升统战信息报送质量和数量,持续扩大统战工作凝聚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