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所在。义隆永镇直面垃圾处理难题,探索建立“户收集、村回收、镇转运”的垃圾治理体系,以创新举措破解垃圾困局,走出一条乡村垃圾治理的有效路径。
户收集:激发村民参与,夯实治理基础。
义隆永镇通过经济激励措施,激发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村民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类。其中,可回收垃圾由村党支部与废品回收商合作,定期上门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则以每编织袋2-3元的标准由村党支部派专人回收。这种“垃圾换钱”的模式,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垃圾治理与自身利益相关,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同时,各村利用微信群、“村村响”广播,定时提醒村民集中交投垃圾,逐步培养村民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村回收:强化组织引领,织密治理网络。
村级层面以党支部为核心,构建精细化的回收网络。实行网格员包户管理,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形成“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党支部安排专人负责,将不可回收垃圾,统一收储。对于建筑垃圾,指定堆放点,以每电瓶车5-10元的标准回收,用于修补田间道路,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目前,全镇23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标准化回收站点,确保垃圾回收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镇转运:完善设施保障,实现闭环管理。
镇级建立“集中收储 - 压缩转运 - 终端处理”的一体化体系。各村将收储的不可回收垃圾,由镇级配备的压缩式垃圾车逐村收集。为保障垃圾转运工作的顺利进行,义隆永镇政府在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整合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各村回收垃圾资金。同时,建立“清单制 + 责任制 + 销号制”督导机制,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定期下沉各村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并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的照片进行公示,确保垃圾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开展督导巡察30余次,整改问题20余个。
自“户收集、村回收、镇转运”垃圾治理体系运行以来,通过镇、村、户三级联动、全民参与,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全镇已回收垃圾1万余袋,付款仅不到4万余元,实现了全镇无垃圾乱堆乱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