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多元协同,绘就土地规模化经营壮美画卷

发布日期:2025-03-13 浏览次数:6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奈曼旗勇立潮头,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突破口,在2025年书写了农牧业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地区经济腾飞与乡村繁荣注入了磅礴力量。

   一、党政领航,擘画土地规模化经营蓝图

   奈曼旗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将农牧业现代化置于全旗发展的核心地位。为确保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序推进,精心编制《2025年奈曼旗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并配套精准的任务清单,使之与《奈曼旗2024年农村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紧密衔接,从战略高度为土地规模化经营锚定方向。在落实过程中,各部门打破条块分割,构建起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农科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自然资源部门保障土地资源合理调配,财政部门全力筹措资金,多部门攥指成拳,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 畅通无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筑牢根基。

   二、千万亩示范区:规模化经营的主阵地

   (一)科学规划,打造规模样板典范

   严格遵循市级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规划,奈曼旗大刀阔斧推进千万亩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土地资源整合,运用先进测绘技术与科学调研手段,深度挖掘每块土地潜力,精心优化地块布局。2025年,奈曼旗锚定230万亩的建设目标,倾力打造4个整乡推进、45个整村推进的典型样板。大镇、黄花塔拉、义隆永、六号农场等重点区域脱颖而出,这些区域土地集中连片、交通四通八达、水利设施一应俱全,为规模化、集约化农牧业经营搭建了绝佳舞台。截至目前,全旗15个苏木乡镇场、324个嘎查村已成功落实社会化服务面积231.37万亩,规模化经营成效初显。例如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探索建立“全程托管”“产中代管”等模式,实行“收益不保底+按股分红”,2024年全程托管面积3500亩,亩均增产300斤以上,年分红500万元以上。黄花塔拉苏木上黄花塔拉嘎查成立众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联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手+农户”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耕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农牧民中心村镇安居”发展格局,成功解放了近140名劳动力,年务工总收入400万元以上。

   (二)创新流转模式,激活土地潜能

   土地流转与托管是规模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奈曼旗创新探索出 “村集体 +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的特色路径。充分发挥村集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尤其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冲锋在前,引导农牧民以集中托管形式,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实力雄厚的企业。这一模式直击农牧民个体经营痛点,化解资金、技术、市场对接难题,实现土地规模化集聚。大型农机在广袤田野纵横驰骋,先进种养殖技术广泛落地生根,土地产出效率呈几何倍数增长,让农牧民真切感受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红利。

   (三)强化政策保障,护航示范区建设

   为给千万亩示范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奈曼旗全方位整合资源,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关于整合落实各项政策扶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粮食增产增效的通知》与《奈曼旗2025年社会化服务扶持政策》双管齐下,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到税收优惠,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保障,让他们心无旁骛投身于规模化经营浪潮。

   三、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经营的强劲引擎

   (一)组织培育,筑牢产业根基

   立足本土农牧业需求,奈曼旗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在农机作业领域,持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扶持力度,通过购置补贴引入先进农机具,开展专业培训锻造精湛农机手队伍,构建起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全链条机械化服务体系。

同时,全旗巡回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政策解读,提升从业者政策知晓度,激发各类农牧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活力,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坚实的服务支撑。

   (二)资本撬动,助力产业升级

   面对资金瓶颈,奈曼旗创新举措,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赋能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引入金融资本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助力银行精准对接农牧业项目,为服务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在资本助力下,奈曼旗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升级。按发展规划,年底前将成功培育年营收超千万元的服务企业2家,全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营收有望突破5.5亿元大关,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持续注入发展动能,推动奈曼旗农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大步迈进。

   奈曼旗在2025年以党政引领为舵、千万亩示范区为帆、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桨,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航道上扬帆远航,向着乡村振兴的彼岸奋勇前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