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奈曼旗紧紧围绕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核心目标,于千万亩示范区社会化服务地块落实以及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两大关键领域,迈出了坚实且极具成效的步伐,为地区农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千万亩示范区社会化服务地块落实:全方位布局,夯实发展根基
(一)党政引领,强化协同联动 奈曼旗党委、政府将农牧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站在高位进行谋篇布局,全力推动千万亩示范区社会化服务地块的落实工作。精心制定了《2025年奈曼旗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配套详细且极具操作性的任务清单,同时巧妙地将此项工作纳入《奈曼旗2024年农村重点工作安排意见》之中,从顶层设计层面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打破壁垒,紧密协作,农科、自然资源、财政等多部门建立起常态化沟通机制,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让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任务都能精准落地。
(二)依循规划,打造规模样板 严格按照市级主管部门关于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规划要求,奈曼旗大刀阔斧地开展千万亩示范区建设行动。一方面,全面整合土地资源,以科学的视角审视每一寸土地的潜力,通过细致调研、精准测绘,优化地块布局。截至目前,部分地块的规划蓝图已完美绘就,为后续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锚定年度目标,年内坚决落实230万亩的建设面积,倾力打造4个整乡推进典型,涵盖大镇、黄花塔拉、义隆永、六号农场等重点区域,以及 45个整村推进典型,这些样板区域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完备,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社会化服务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截至目前,全旗15个苏木乡镇场共计324个嘎查村共落实社会化服务面积231.37万亩。
(三)创新模式,推动土地流转 在地块落实的关键环节—— 土地流转与托管服务上,奈曼旗探索出一条极具特色的路径。充分发挥村集体居间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尤其是突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先锋模范效应,以集中托管的创新方式,引导农牧民将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牧民个体经营的诸多难题,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对接不畅等,还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集聚,让大型农业机械得以驰骋,先进种植养殖技术能够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
(四)汇聚资源,强化政策保障 为给千万亩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后盾,奈曼旗举全旗之力,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对旗内各方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先后印发了《关于整合落实各项政策扶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粮食增产增效的通知》以及《奈曼旗 2025年社会化服务扶持政策》,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税收优惠等多个维度为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确保各项政策落地有声,让参与其中的经营主体吃下 “定心丸”。
二、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多元培育,激发产业活力
(一)组织培育,筑牢产业根基 奈曼旗立足本地农牧业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各类生产性服务组织。在农机作业领域,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过补贴购置先进农机具、开展农机手专业培训等方式,打造出一批装备精良、技术精湛的农机作业服务队,实现从耕、种、管、收到烘干仓储等全链条机械化服务覆盖。截至目前,全旗各类农牧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数量与质量均实现质的飞跃。通过全旗巡回讲解,重点解读农业生产社会化政策,为全旗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资本撬动,助力产业升级 为破解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资金瓶颈,奈曼旗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这一潜力巨大的领域。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带着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纷至沓来;另一方面,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入了解农牧业项目潜力,为服务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支持。在多方资本助力下,奈曼旗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迎来升级换代的黄金机遇。按照发展规划,年底前将成功培育年营收超千万元的服务企业2 家,届时全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营收有望一举突破5.5亿元大关,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奈曼旗在2025年通过在千万亩示范区社会化服务地块落实与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两方面的不懈努力,正逐步勾勒出一幅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向着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