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振兴丨奈曼旗:千亩密植玉米示范田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9-08 浏览次数:91

   夏暮秋初,内蒙古奈曼旗义隆永镇东湾子村的1800亩玉米示范田里,株株玉米挺拔饱满,硕大的玉米棒预示着今年的好收成。通过推广应用密植高产技术,这片土地正展现出惊人的生产潜力。 

   “采用密植精准栽培技术后,亩株数从4000株提高到5500-6500株,产量提升明显。”东湾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小丰指着长势喜人的玉米介绍。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区,这里应用了耐密品种、精准包衣、合理增密、精细整地等11项绿色生产技术,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栽培模式。

   示范区内,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在精准作业。这套系统通过滴灌方式将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了节水10%以上、节肥20%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耐密品种筛选、精准播种、导航作业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作社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托管模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户以土地入股后,既能获得保底收益,又能参与分红,比自种每亩多收100多元。”合作社成员孙秀杰说。目前,合作社托管+流转土地面积达1800亩,带动200多户农户参与其中。

 

   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销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和2023每亩分红分别达到1300余元和1100余元,农户切实享受到了规模经营带来的实惠。 “我们合作社7个成员都获得高素质农民证书,都是农业部门的重点培训对象。”孙秀杰自豪地说。合作社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科学种田水平。

   东湾子村的实践是奈曼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经营机制,正在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收为目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示范田玉米亩产预计将达到1100公斤,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