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度十大宪法事例评选活动通知”。2023年1月3日,研究中心召开评审会。评审会共选出候选事例十八件,并于2023年1月4日通过明德公法公众号开展网络投票。2023年1月8日下午,2022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暨研讨会正式召开。
具体评审标准及权重如下:
1.学术性50%。入选事例应涉及到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基本问题,具有较强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价值。
2.影响性25%。入选事例应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能够引起普遍社会关注。
3.典型性25%。入选事例应在同类型事件中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
事例1: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事例2: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署名文章
事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正式施行
事例4:知网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被行政处罚
事例5:河南村镇银行千余名维权储户被赋红码
2022年6月22日郑州市纪委监委通报,相关责任人擅自决定,并由相关人指挥,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来郑赋红码。据统计,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其中446人系入郑扫场所码被赋红码,871人系未在郑但通过扫他人发送的郑州场所码被赋红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经研究决定,给予相关责任人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严重警告、政务降级、政务记大过、政务记过处分等不同等级处分。通报中还指出,擅自对不符合赋码条件的人员赋红码,严重损害健康码管理使用规定的严肃性,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是典型的乱作为。(来源:新华社)
事例6:中央有关国家机关出台重要政策保护就业平等与就业自由
2022年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2022年8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坚决打击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就业歧视的紧急通知》,对禁止新冠肺炎康复者就业歧视作出细化规定和工作部署。2022年8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保障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通知》,再次重申严格禁止歧视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并就加强就业歧视案件审理工作作出部署。
此外,2022年7月6日,最高院公布了第32批指导案例,其中指导案例185号《闫某某诉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平等就业权纠纷案》,明确了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基于地域、性别等与“工作内在要求”无必然联系的因素对劳动者进行无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的,构成就业歧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2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就依法严格执行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明确了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具体规则及职责分工、工作衔接等问题。《意见》共10条,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教职员工犯罪案件中适用从业禁止、禁止令规定的具体规则。二是规定了在教职员工犯罪案件的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送达裁判文书。三是明确了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与犯罪教职员工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处理、处分和处罚的关系。(来源:新华社)
事例7: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新闻办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2022年8月2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外交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人、中共中央台办、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分别发表声明或谈话,强调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以贯之,中方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晚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8月5日,外交部宣布对佩洛西及其直系亲属进行制裁并对美方采取8项反制措施。8月16日,中共中央台办发言人受权宣布对列入清单的一批“台独”顽固分子等人员实施制裁。
8月10日电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来源:新华社)
事例8: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推动深度开展涉及计划生育内容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据《法制日报》2022年9月20日报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法工委继续推进涉及计划生育内容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后续工作,于近日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保局、司法部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人大常委会发函,组织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关于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不当限制性规定等进行集中清理。此前,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印发,同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此外,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鉴2021年卷》中,法工委对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涉及宪法问题发布了研究意见。(来源:法制日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鉴2021年卷》)
事例9: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国安法第14条和第47条
事例10: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质询云南省发改委
根据监督法和云南省监督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2022年11月30日上午,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召开质询会议,就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等问题开展质询。这是监督法实施以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质询。《关于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等问题的质询案》由吴绍吉等10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此次省人大常委会依法组织开展质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运用刚性手段增强监督实效的有益探索。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面矛盾、严肃质询,体现了为人民依法履职的高度自觉;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直面问题、认真作答,体现了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的高度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