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以“人才飞地”为引擎 扎实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6-11 浏览次数:8

一、背景介绍

受大城市人才集聚效应和虹吸效应影响,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处于劣势地位,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是当前人才工作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奈曼旗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与发展需求,携手青岛农业大学及通辽市科技局,通过打造“人才飞地”,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市城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主要做法

强化科研引领,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在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楼设立 100平米“人才飞地”办公室,组织60余位专家聚焦奈曼旗产业发展痛点难点开展专项攻关,现已完成10项重点课题研究,实现2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其中,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设施农业园区蔬菜种植亩均效益从2万元提升至5万元,综合成本降低2000余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与青岛农业大学开展3次专题对接,围绕牛羊标准化养殖、林下食用菌栽培、特色食品产业化等重点领域技术瓶颈,精准实施10个科技服务项目。目前已成功培育杜寒杂交羔羊100余只,建成200亩赤松茸种植基地,产销量达到15万斤。

优化培养模式,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成立“双优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培养机制,靶向施策做好特色人才培养,推动民族职专与北京欧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奈曼旗牧原肉食公司等多家企业携手合作,积极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践,已有24名学生奔赴实习岗位,另有32人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三、工作成效

通过打造“人才飞地”,奈曼旗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应用转化、特色农牧业全产业链三大领域发展较快。

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甜糯玉米产业上采收甜糯玉米8300余亩,1号车间速冻玉米加工量高达 1800万棒,产值突破2000万元。

农业科技应用转化领域:哈沙图村设施农业园区21栋大棚通过接入水肥一体化智慧管理系统,蔬菜种植效益从亩均2万元飙升至5 万元,成本降低2000 - 3000元。

特色农牧业全产业链领域:青岛农业大学先后3次对先锋村800余人开展技术培训,推动杜寒杂交羔羊繁育超 100只,打造200亩赤松茸种植基地,产品畅销全国,产销量达15万斤,收入超150万元。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