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实况
7月24日07时-7月26日07时,我旗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过程。全旗共33个监测站共32个站有降雨,其中,累计降水量100-249.9米6个站,累计降水量50-99.9毫米14个站,累计降水量25-49.9毫米3个站,累计降水量10-24.9毫米3个站,累计降水量0.1-9.9毫米6个站。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六号农场为133.3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固日班花苏木 24日16-17 时为40.0 毫米。预计27日小雨转多云,28日中雨,降水期间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主要影响
奈曼旗中部及东部等地因降水持续偏大,农田渍涝风险等级高;持续的强降水导致我旗中部及东部地区湿度偏大,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三、生产建议
针对大田作物:
1.及时排涝。及时组织农户提前清理田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田间积水造成农作物渍涝灾害:针对出现涝渍的田块,要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针对无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块,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防止因田间持水量多。土壤通气不良引发的根腐病、茎基腐病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2.及时追肥。雨过天晴后要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强降雨易造成土壤养分随积水流失,导致作物脱肥,需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补充氮素营养,促进植株恢复健壮生长。同时,可叶面喷施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搭配芸苔素内酯及叶面锌肥等一同喷施,补充多元营养,增强作物抗逆性。对于晚播及生长发育滞后的地块,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叶面肥,加速生育进程,促进作物早熟。
3.精准防控病虫害。暴雨、持续降雨及高温等极端天气后,病虫害易高发蔓延,需要及时防治。一是生物防治“防早防小”。抓住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玉米大斑病、北方炭疽病、顶腐病、弯孢霉菌叶斑病等叶部病害可选用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预防;二是关键时期施药防治。防治褐斑病、大小斑病、弯孢霉菌叶斑病等真菌病害,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戊唑醇等药剂及其复配药剂;防治细菌性茎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氢氧化铜或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玉米螟或粘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菊酯类等药剂及其复配药剂;防治双斑萤叶甲可选用呋虫胺、呋虫·哒螨灵或菊酯类等药剂;防治玉米红蜘蛛选用专用杀螨剂。病虫害发生后要抓紧时间进行防治,可结合“一喷多促”下午喷施,避开玉米上午授粉高峰时段。
4.回收秸秆,酌情毁种。对涝害严重的地块需在排除积水后及时评估,受灾严重(如心叶及茎秆坏死、长期受淹导致无法恢复生长)的地块,评估受灾程度,酌情毁种补种可及时补种白菜、萝卜等生育期短的经济作物,同时尽可能多的回收秸秆作青贮饲料,减少损失。
5.采用无人机空飞,辅助玉米授粉。近期全旗玉米陆续进入抽雄授粉关键时期,如遭遇阴雨或连雨天易影响授粉造成空杆率增加、秃尖缺粒严重等,有条件的建议雨后晴天上午时段可用无人机空飞,促进授粉结实,但应注意飞行高度防止吹断雄穗。
6、注意田间作业安全。降雨后田间湿度大、土壤湿软要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在积水未退的地块行走或作业发生人员滑倒等安全事故。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到降雨及强对流极端天气,严禁在田间作业,确保作业安全。
针对蔬菜种植:
1、露地蔬菜需注意:一是疏通沟渠,强排积水,避免长期浸泡;清理残枝淤泥,积水退后浅耕5-10厘米,破除板结。二是恢复长势,可结合中耕追施速效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补充营养,弱势植株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控,疫病、霜霉病、根腐病可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喷施或灌根;虫害可采用毒饵诱杀或针对性杀虫剂喷雾。四是扶正倒伏植株,修剪腐烂枝叶;对于缺苗可补种原品种或改种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叶菜。
2.设施蔬菜需注意:一是提前疏通棚周排水沟,确保快速强排。二是连阴雨时用 LED补光灯每日补光4-6小时。三是及时修补破损棚膜,防止雨水渗入棚内,重点关注压膜线与压膜槽交接的位置。四是排除积水后中耕松土,喷施叶面肥和广谱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多菌灵等)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