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及分析
我旗预计未来五天无降水天气过程,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大幅度攀升,22-26日将持续出现≥30.0℃的高温天气。未来五天光照及热量条件适宜,有利于农作物苗期茁壮成长。
土壤墒情分析及建议
生产建议:
(一)病虫害防治:目前我旗大田作物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各地需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病虫害情况,及时对症施药防治。
(二)防范作物倒伏:主汛期强对流天气多发,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易造成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倒伏。建议及时查田,对倒伏植株进行人工扶植,并在根部培土。
种植生产阶段及建议
化学调控技术指导建议:玉米种植密度高于5000株/亩以上的地块,在玉米6-8展叶进行精准化控,喷施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降低玉米植株基部节间(2-5节)长度、增粗茎节、降低穗位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抗倒伏能力,构建高质量抗倒高产群体。
化控优点:
1.降低穗位高并有效降低植株重心,提高抗倒伏能力。
2.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气生根及数量和长度,增加玉米气生根条数30%以上,增加层数1-2层。
3.优化玉米株型和群体结构,拉伸穗位上层节间长度,提高下层的透光率和光截获。
玉米化控药剂:含矮壮素.乙烯利、胺鲜.乙烯利、苄氨.乙烯利等成分的玉米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注意事项:
1.喷施时间:严格掌握喷施时期,不可提前或拖后,叶龄在玉米6-8片展开叶(叶舌、叶枕、叶耳出现,叶片、叶鞘独立即为展开叶)喷施效果最好。
2.喷施机械:建议首选拉杆式喷药机或高地隙喷药机开展作业,药液需二次稀释亩兑水30-40公斤。机具喷施前后要用清洗干净,以避免其他药剂残留,优选扇形喷头。
3.常规地块严格控制化控剂量,不能混配,不宜与碱性化肥、农药混用,可添加助剂促进叶片对化控剂的吸收,往年频发生倒伏地块可以在规定剂量基础上增加20%的药重。
4.在无风无雨天上午10点之前(无露水),下午4点以后化控作业,作业过程确保喷施均匀,不重不漏。若喷施后6小时内遇降雨,可在雨后酌情药量减半重新喷施。
5.化控作业结束后间隔5-7天,根据玉米需水需肥特征进行肥水施用。
二代粘虫幼虫防治及建议
据奈曼旗气象部门6-8月气候预测,全旗平均气温较常年高 0-1℃;降水量较常年多2-5成,气象条件对一代成虫的持续迁入及二代卵的孵化有利。结合气象条件与作物种植情况分析,预计粘虫总体偏轻-中等发生,成虫迁入量大、条件适宜地区存在点片高密度发生风险。
生产建议:
(一)防治适期。根据粘虫发育历期和当前虫情监测结果,结合气象条件与作物种植情况分析,预计6月上旬二代粘虫幼虫将陆续孵化,发生为害时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防治适期为6月10日-25日。
(二)防治建议。二代粘虫防治指标(《粘虫测报技术规范(试行)》):谷子田高于5头/㎡;小麦田高于10头/㎡;玉米、高梁田高于10头/㎡时应进行防治。推荐选用甲维·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风险农药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防治成效。防治作业应掌握在幼虫低龄期开展,此阶段幼虫虫体小、抗药性弱,且尚未进入暴食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错过该时期,随着幼虫龄期增加,食量增大,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和成本将显著提高。
玉米科学施肥指导
(一)常规种植施肥建议 。磷肥、钾肥或配方肥通过种肥同播一次性深施:氮肥20%作种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配施微肥,按生育期氮肥总量的30%、30%、20%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开花期施入。追肥可选用尿素等固态、液态水溶性肥料。
(二)滴灌区种植施肥建议。氮肥20%作种肥,80%作追肥,追肥时可额外添加磷酸二氢钾,壮秆、促早熟。施肥原则:根据降水和土壤墒情确定灌溉次数,并随水追肥。追肥次数5-8次,氮素按照1:2:2:3:2比例施用(以5次追肥举例,增加追肥次数的区域按作物需肥规律确定比例);注意用滴灌追肥,控制施肥时间,施肥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肥料流失。施肥时期:苗期后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1-2次)、抽穗-吐丝期(1-2次)、灌浆期;追肥间隔期一般为7-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