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课间时光,赋能成长力量丨通辽市中小学解锁“黄金15分钟”育人新形式

发布日期:2025-03-13 浏览次数:9

课间15分钟能带来什么?通辽市的中小学生们用汗水与欢笑给出答案——在传统游戏里触摸文化根脉,在创意活动中激扬青春活力,在阳光运动中锤炼强健体魄。2025年春季学期以来,全市中小学以课间时光为育人新支点,打造出“小切口、大教育”的生动实践,让课间成为学生滋养身心的成长能量站。

▶时空再造:让成长从容舒展

积极鼓励全市各地中小学将课间时长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将课间活动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通过“15分钟课间改革”推动教育生态变革。

通辽市实验小学为低年级学生划分出跳格子区、声母韵母区、沙包投掷区、跳绳区等专属区域,彩色方格颜色亮丽、童趣盎然,让孩子们在跳跃中感受运动乐趣。

科尔沁左翼后旗实验小学推出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游戏、地面游戏、益智类游戏、数学迷宫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15分钟里走出教室,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文化传承:让游戏成为第二课堂

许多传统游戏承载着民族文化、历史与价值观,通过游戏能将这些文化元素传递给学生,同时让更多的孩子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通辽市实验小学将中华传统体育与新兴运动项目进行融合实践。以传统项目为核心,开设“传统游戏工坊”,组织趣味活动,并融入传统文化 24 节气、重走长征路、文明礼仪、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地面游戏,寓教于活动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

▶五育融合:让每个角落都育人

创新打造“地面上的教育学”,消防通道变身安全演练区,操场跑道嵌入交通标识认知游戏,沙包投掷融入垃圾分类实践。

霍林郭勒市第一小学因地制宜,巧妙设计,精心打造“地面游戏”,设计出益智、体能、趣味3个活动专区,18个主题的地面游戏,把汉字结构、数学公式设计成闯关游戏,实现“跳一跳涨知识”。

▶城乡联动:打造乡村教育新范式

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乡村学校通过深挖地域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乡土育人”的特色路径,将传统民俗、生态智慧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设计出兼具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的特色游戏活动,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教育新范式。

库伦旗平安学校活用乡土资源,将国家级非遗安代舞改编成课间操,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舞动安代,在课间活动中既能感受到民族艺术的魅力,又跃动着文化基因。

市教育局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特别是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积极推广将课间时间从10分钟增加至15分钟,通过“小切口”“小调整”,将课间活动打造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课间教育改革、做好课间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有机衔接,将课间15分钟打造为“五育并举”的活力窗口,让每个课间都成为滋养生命的黄金时光,培育眼里有光、身上有汗、心中有梦的时代新人。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