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连日来,大沁他拉镇以“零容忍”的决心和“加速度”的举措,全面推进林草图斑整改工作。
一、加快生态恢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严密部署,凝聚干群合力。林草图斑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大沁他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迅速部署、狠抓落实,镇党委、政府与全镇44名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签订《责任书》,压实属地管护责任,明确职责任务。落实“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联盯防工作责任机制,把各项工作细分到人,制定“日调度、日汇报、日总结”制度,以“遏增量、去存量、强监管、促恢复”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和全民参与,确保林草图斑工作顺利进行。
清仓见底,压实生态修复责任。镇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亲自带队,各包片领导、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各嘎查村,一户不落,全面开展非法开垦大排查。逐一对照整改清单“把脉问诊”,利用“奥维互动地图”划清边界,发放通知书、告知书,明确整改标准与时限,让群众“心中有数”。由嘎查村“两委”负责监督整改,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定期回访调查,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压实监督管理责任。同时,着力做好舆情引导和处置,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毁林毁草违法行为,确保违法图斑整改工作“清仓见底”。
科技赋能,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形成“卫星图斑比对+国土地类查询+人工踏勘”三位一体核查机制,实现问题图斑精准识别和动态清零。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建立图斑整改专项台账,每日更新进度,形成“发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针对整改难点,创新“一斑一策”挂图作战模式,倒排工期、逐个击破,确保生态恢复工程“量质双优”。
二、铁腕禁牧禁垦,遏制生态破坏增量
全面管控,织密禁牧防护网。落实全年禁牧政策,对境内所有草原、湿地、河道用地、自然保护地、公路两侧等进行严密管控,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44个嘎查村进行日常巡逻巡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年初以来,全镇累计查处违法放牧300余起。对初犯者以教育警示为主,屡教不改者依法依规处罚,形成“查处一案、警醒一片、震慑一方”效应。
统筹管理,明晰林下种植规范。全面叫停“林粮间作”,强化镇村两级林长、嘎查村护林员日常监督责任,针对全镇林农户逐户发放《规范发展林下经济告知书》,在嘎查村人员流动较大的商铺、卫生室、学校等地张贴《规范林下种植行为的公告》,严格规范林下种植行为,杜绝截除树木主干、去除树冠等过度修剪情况发生,营造良好的林草适生环境。
联动执法,形成攻坚合力。积极与林草、农牧、国土、公安等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对于涉及林草图斑的地块不予审批。同时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所、森林公安三方合力,协同作战,对违法开垦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建立“巡查-交办-整改-反馈”快速响应机制,规范现场取证、文书制作等执法流程,确保程序合规。同时加大对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毁林毁草行为。
三、立体宣传动员,凝聚全民护绿共识
线上线下联动,政策入脑入心。通过“党员包户+志愿者赶集+新媒体传播”构建全覆盖宣传网络。累计发放《整改通知书》《禁垦禁牧告知书》2万余份,悬挂条幅300条,利用“魅力大镇”公众号推送转发林草图斑整改信息20余条,应急广播每日6次循环播报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代表示范带动群众参与义务植树、垃圾清理等志愿行动。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赶大集”志愿服务项目,推出“随手捡垃圾兑礼品”“禁牧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吸引1200余人次参与,让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正值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大沁他拉镇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促使群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水平显著提升,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植被恢复的意识深入人心。
如今,生态修复工作热潮涌动,图斑整改与生态恢复工作进入全面攻坚、提速冲刺的关键阶段,大沁他拉镇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巩固整改成效,完善长效机制,让每一寸林地草原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