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为加强我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旗地质灾害现状及2025年气象趋势,编制本预案。
二、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避灾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种树、种草、修山、治山、避让等防治措施,充分调动易发区和危险区群众防治灾害的积极性,切实提高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2025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2025年短期降水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奈曼旗2025年(3~8月)降水量中北部280~360mm,南部山区360~430mm,接近常年或略多。
(二)分季预报
1.包括春季(3~5月)降水量趋势、气温趋势、大风日数、沙尘暴过程次数、终霜冻日期、第一场透雨等数据。
2.包括夏季(6~8月)降水量趋势、气温趋势等数据。
四、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
(一)易发区。我旗南部山区的青龙山镇、土城子乡、新镇、沙日浩来镇等乡镇被列为灾害易发区。
(二)危险区。奈曼旗境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包括崩塌、采空区塌陷两类。崩塌是旗内最为易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青龙山镇、土城子乡、新镇、沙日浩来镇等地。崩塌类型包括土质崩塌、岩质崩塌两类。其中,土质崩塌(土崖、沟岸、河岸)占绝对多数。崩塌危害对象包括坡下的民房、农田、林地、乡村路、输变电线路、河流等。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意识,各苏木乡镇政府是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各自然资源所承担着地质灾害的具体工作任务,要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机构、人员、责任、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和自然资源所“五到位”标准。全面加强各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应急设备等软硬件建设,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执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坚持不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做好降雨量、汛期洪水的监测工作,当降雨等级达到中雨以上或洪水达到较大流量时,要对崩塌灾害体及地下采空区进行认真及时观测,如发现有土体裂缝增大、坡面变形、地下采空区及周边地带出现地裂缝、地位移,应立即报告相关责任人,并按照防灾预案做好防灾撤离准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奈曼旗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旗政府分管副旗长担任,成员由旗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委员会、气象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应急能力。一是易发区苏木乡镇及所涉及的重点区域村委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责任制,明确具体责任人,形成旗乡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二是建立地质灾害速报、预报制度。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预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成灾范围、影响强度。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易发区和危险区的苏木乡镇要坚持“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方针,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从而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能力,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解读机构:奈曼旗自然资源局
解读人:韩庆余
职务:党组书记、局长
联系电话:0475-421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