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乡村发展照亮前行道路。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关乎民生福祉的改善,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八仙筒镇紧跟时代步伐,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 “环境突围” 百日攻坚行动,用真抓实干践行生态理念,奋力谱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精锐出击,“验收尖兵” 直击环境痛点
4月10日 - 11日,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八仙筒镇迅速行动,组建两支精锐验收小组。由科级领导亲自挂帅,综合行政执法队为核心力量,深入全镇44个嘎查村。针对房前屋后、主干道路、垃圾堆放点等重点区域,对 “三堆、两垛、三乱” 等环境顽疾进行地毯式排查。秉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的理念,验收小组现场 “把脉问诊”,开出整改良方,督促各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相互学习借鉴,致力于提升乡村生态 “颜值”,让村民畅享绿色福利。
战区联动,“图斑攻坚” 打响整改硬仗
面对图斑整改这块 “硬骨头”,八仙筒镇创新划分七大战区,科级领导担任战区指挥官,带领攻坚小组冲锋在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下沉到田间地头,逐一核实图斑、查找问题根源。他们为群众送去政策 “明白纸”,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积极协调苗木妥善处置。以 “白加黑”“5+2” 的拼搏干劲,日夜奋战,让党旗在整改一线高高飘扬,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共同为乡村生态 “添绿”。
创新机制,激发“全员参战”强大动力
八仙筒镇积极探索创新,建立高效推进机制。科级领导下沉一线,每日开展巡查督导,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实行进度日报制度,各战区、各小组每日上报工作进展,详细梳理汇总问题,形成清晰准确的问题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搭建协同沟通平台,针对复杂难题,多部门及时沟通、联合商讨,打破信息壁垒,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整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角色转换,“体验服务” 推动治理升级
八仙筒镇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由 “管理者” 向 “服务员” 转变,化身 “体验员”。结合文明实践与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用脚步丈量“温度”,用政策走进群众。通过实地感受、现场宣讲,发现并反馈具体问题,迈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关键一步,实现服务群众 “零距离”。这一过程中,八仙筒镇注重加强红芯党员培育,弘扬服务精神,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与服务能力,切实推动乡村环境改善与治理水平提升 。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八仙筒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攻坚克难,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行。未来,八仙筒镇将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