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兴甸子村已连续3年推进土地流转,今年流转耕地700余亩,涉及100多户农户。
村党支部书记刘平表示:“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中鼓励市场化土地流转的指引,后续我们会持续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探索更多创新流转模式,让土地与村民的经营理念一同‘活’起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利的多赢局面 。”
多年来,永兴甸子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紧密联结起村集体与群众的利益纽带,也契合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
2024年,曼楚克庙村积极响应政策,通过“党支部宣传引领+农户自愿流转+村集体整合资源+连片运营”的模式,将80亩零散耕地整合为连片土地,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黄芪苗,这一做法符合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整治的理念。
土地流转不仅盘活了资源,还转变了农民身份。村民将土地流转后,不仅能收获稳定租金,在黄芪起苗时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实现“租金+务工”双份收入。
据了解,曼楚克庙村黄芪苗种植的各个环节累计吸纳周边村民7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约2000元。
村民李凤花笑着算账:“以前自己种地,每亩最多赚800元,现在光流转费就有1100元,加上拣黄芪苗每天收入140元,年收入翻了一番!”这种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既保障了村民收入,又留住了乡村劳动力,与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精神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