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发展实践,以“三维度”工作法构建起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立体化防控体系,通过思想引领、联调联控、严格管理三大抓手,织密织牢生态安全防护网。
思想引领,构建全民防火意识矩阵
创新宣传载体,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宣传格局。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推送防火知识150余条,覆盖受众超2万人次;线下组建“大喇叭宣传队”,入户发放宣传单,并在全镇28个行政村通过“村村响”播放防火要点,通报处罚情况,确保信息直达田间地头,形成震慑。针对秸秆焚烧等传统习惯,推广秸秆打捆离田、秸秆饲料转化等处理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彻底转变群众“不烧秸秆无法耕地”观念。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群众采用敬献鲜花、网络祭扫等绿色方式,让清明祭扫成为缅怀先辈、传递亲情,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
联调联控,打造网格化防控体系
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控网络,重点地段配备专职生态护林员57名,落实“”一地一员”责任制。组建由镇政府综合执法队、派出所、林场、政府专职消防队骨干组成的“地面+空中”巡查队伍,配备夜间巡查无人机,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创新“四级包保”机制,构建“党政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两委”包屯、专人包地块”的“责任链”。防火期内,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全部下沉包联村,驻守重点区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
严格管理,建立长效管理闭环
对发生野外用火的村建立“一案双查”制度,既查当事人责任,也查监管人员失职行为。对每日野外用火情况进行通报,对焚烧秸秆的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其进行训诫。对首次发生野外用火的村党支部书记,镇纪委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再次发生野外用火,镇纪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书,发生野外用火的村,对该村定补干部进行扣除转移支付、绩效工资处罚。通过严格管理,推动防火责任从“软约束”变为“硬指标”。
青龙山镇通过构建“宣传-防控-管理”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将生态保护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未来,青龙山镇将继续探索智慧防火新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