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八仙筒镇:秸秆与粪肥的奇妙变身 开启绿色循环农业新篇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次数: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八仙筒镇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和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优质有机饲料等工作,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让土地“吃饱”绿色养料
粪肥还田是促进种养循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扎哈塔拉村养殖小区牧户李宝军正利用晴好天气,将粪肥均匀抛洒、打散,不久后这些粪便就会运往田间,成为滋养土地的珍贵养料,掀起“绿色春耕”新热潮、新风尚。
“我们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并在镇级的政策支持下成立了养殖小区,现有1500头左右肉牛,大约一年能产1.3万吨粪肥,助力发展绿色农业。”扎哈塔拉村党支部书记胡晓飞介绍。
扎哈塔拉村养殖小区以“绿色富农”为抓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养殖小区富余的粪肥低价卖给周边农民,解决自身肥料处理问题的同时还使农民的土地增肥增产,达到“绿色农业+种养循环”的目的。
让牲畜“嚼上”生态粗粮
在永兴甸子村的田地里,两辆秸秆打捆机穿梭在田间地头。一阵“隆隆”的轰鸣声过后,散落在田间的秸秆被打捆机吸入、压缩、捆绑……最后变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形草垛,等待运往村中的养殖户家中。

永兴甸子村养殖大户王国祥养了30多头肉牛,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饲料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今年,他依托合作社将地里的秸秆打捆回收,作为优质饲料供给牲畜,不仅解决了处理秸秆难题,还节省了养殖成本。

截至目前,马海龙铭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捆机已作业1500余亩地,收获秸秆达260吨左右,为牲畜提供充足优质饲料,有力助推绿色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秸秆离田变饲料,不仅为养殖户备足生产原料,还能消除农田火灾隐患,保护生态环境,串起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链”。

下一步,八仙筒镇将持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低碳环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