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辽市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奈曼旗积极响应,扎实开展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整治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高效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基层治理筑牢了坚实基础。
一、组织架构 “强基”,引领整治方向
成立以农牧和科技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科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建整治农村集体 “三资”推进组。明确责任领导与责任人,构建起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组织架构,为全旗嘎查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引领整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二、方案制定 “明标”,锚定工作重点
结合本地实际,精心制定《奈曼旗农村牧区集体“三资” 管理整治工作方案》及配套排查表。明确整治重点涵盖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和制度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并设定清晰的完成时限,为整治工作提供了详细的路线图,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
三、培训部署 “提能”,凝聚工作合力
及时召开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整治工作业务培训会与部署会议。在培训会上,深入解读整治重点与内容,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部署会议中,明确各苏木乡镇工作要求,对排查表填写等进行专题培训。清查期间,召开6次调度会议,及时通报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凝聚起全旗上下共同推进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同时,旗农牧和科技局召开2次党组会议,对苏木乡镇上报问题深入研判、精准部署,针对问题线索召开乡镇分管领导及农经负责人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四、督导检查 “增效”,确保整治质量
旗工作专班与旗经服中心专业人员联动,对全旗 14 个苏木乡镇开展督导与业务检查。重点聚焦 “三资” 管理整治开展情况、问题排查与整改成效以及资料整理等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当场填发整改清单,针对八仙筒镇等4个苏木乡镇代管资金应收款过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函,有力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保障整治质量。截至目前,全旗14个苏木乡镇355个嘎查村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和制度建设等4个方面10类问题共排查出具体问题数127个,追缴了违规发放资金0.752万元;核销呆死账6.616万元。盘查账外资产895.341万元登记入账,收回违规延包耕地27.5亩;纠正违规发包林地合同800亩,重新签订了补充合同;及时签订承包合同107份,收缴承包费76.84万元,
五、制度建设 “固本”,规范管理流程
针对制度建设短板,奈曼旗农科局会同相关部门重新制定《奈曼旗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并以旗人民政府文件印发至各苏木乡镇。同时,责成苏木乡镇结合实际制定本苏木乡镇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嘎查村依据苏木乡镇制度,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登记、公开协商和招投标、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为 “三资” 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实现管理流程规范化、制度化。
六、业务培训 “赋能”,提升管理水平
组织举办全旗嘎查村级报账员及农经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围绕财务管理、“三资” 清查等重点内容开展系统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全旗苏木乡镇嘎查村财务管理业务水平,为 “三资” 管理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与巩固成果培养了专业人才队伍。
通过以上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工作,奈曼旗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在资金管理上,规范收支流程,清理违规资金;资产管理方面,清查登记资产,防止资产流失;资源管理中,规范合同签订,增加集体收入;制度建设更为完善,保障 “三资” 管理规范运行,为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