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八仙筒镇:临时救助解民困 兜底保障暖民心

发布日期:2025-03-13 浏览次数:11

临时救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我又得了大病,一知道治病要花很多钱,感觉天都快塌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政府的工作人员及时帮我申请办理了临时救助,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能安心地进行后续治疗了。”近期,八仙筒镇提木日筒嘎查村民吴俊娟在收到临时救助金时,感激地说道。

为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八仙筒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建立“一站受理、协同办理”模式,镇村两级干部入户走访,实施分类救助,力求民生保障兜得“好”、兜得“准”、兜得“牢”。

01

聚焦主动发现,确保民生政策兜得“好”

充分发挥各嘎查村党支部带动作用,村“两委”成员主动深入摸排,掌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各嘎查村(社区)民政协理员以“主动发现、主动上门、主动救助”的方式,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群众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患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对符合政策的群众及时主动给予政策帮助,做到“早发现、早受理、早救助”,把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纳入救助范围,缓解群众生活压力,确保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02

聚焦信息核对,确保民生保障兜得“准”

在初步确定救助对象的基础上,借助入户调查、信息核对等措施,对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及遭遇困难类型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认真核实身份证、户口本、家庭成员就业就学情况、患者医疗报销凭证、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全面提升临时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严格把关,确保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杜绝违规救助行为,真正做到“应救尽救,救必精准”。今年以来,提交信息核对39人。

03

聚焦程序规范,确保民生底线兜得“牢”

依托乡村振兴、医保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凝聚合力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预警全覆盖。根据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困难类型、困难程度等,严格按照审核审批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临时救助受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审核把关,认真做好材料的收集、规范执行入户核查、公示等程序,合理确定救助资金,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仅2024年实施临时救助320户640人,发放救助资金60万元。

近年来,八仙筒镇努力提升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能力,不断完善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切实规范优化受理审核程序,持续深入开展困难群众入户走访工作,切实发挥好临时救助救急难、兜底线作用,努力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倾力解民困、保民生。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