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党建工作总结
(一)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工作。一是在旗委社工部的帮助上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福兴社区、金沙社区、诺恩吉雅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达到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以及办公面积不得超出总面积的20%的标准。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图版更新。依据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集中整治攻坚工作要求,清理多余,冗杂的标牌标识,申请使用党费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图版更新换代。
(二)紧抓“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部署。组织召开党工委会议,传达上级关于党纪学习教育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关于在街道社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大沁他拉街道党工委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任务时间表。及时组织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在全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适时对党纪学习教育各项重点工作进行解读提醒,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二是扎实开展学习。结合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开展集中自学,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及各社区主要负责同志逐条学习《条例》,街道党工委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学习,在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同步在机关党支部参加学习,截止目前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场次,读书班3次,研讨交流18人次。指导各社区组织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组织集体学习60场次,覆盖2300余人次。街道党工委书记及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学先悟、深学细悟,带头讲好纪律党课17余场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15场次,覆盖600人次。同时,指导各党支部对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等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采取上门送《条例》、结对助学、微信群推送学习内容等形式,
(三)推进基层“小马拉大车”工作,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是对照《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和街道职责事项指导目录》,大沁他拉街道共涉及5个类别83项具体事项,分别为基层党的建设27项、城乡建设3项、经济发展5项、平安法治20项、民生服务28项,经逐项梳理、摸底自查,所涉及事项未发现超出街道职责范围事项。对照《内蒙古自治区赋予苏木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力指导目录》,因大沁他拉街道不是正规单位,没有执法权,不涉及也从未执行过行政执法权力。二是依据“六清理两强化”工作要求,依据“一社区设一策”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社区实际情况的社区事项清单。各社区应该承接事项平均46项,协助事项平均17项,对比2023年平均减少6项。社区外部只悬挂社区党委、居委、居务监督委员会3块标牌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标识,共清理了标牌标识327块,秉持“一室一牌、一室多能”做到应摘尽摘,应挂即挂。《实施意见》负面清单中的34项证明一律不对居民出具,并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共解散社区微信工作群121个,工作负担明显减轻。全面清理无依据、无必要、无能力完成的各种报表台账35个。对合法合规的要突出重点和实用性,简化内容、减少频次,提高数据使用效率。通过梳理研判,减少对社区年度考核中的考核指标,在设置关键指标的基础上,删除无具体内容的虚化性考核指标10类。积极推动街道《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街道)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清单落实落地,进一步明晰街道应该承担的工作事务,共涉及5个类别83项具体事项。通过自治区省考招录3名公务员,加强了基层队伍建设,充实了街道人才队伍,更好的协助旗委组织部、旗委社会工作部完成业务工作。
(四)深化“居民点单、部门领办”工作机制。聚焦“急难愁盼”、着眼“短板弱项”,收集“居民点单”七大类,36件具体事项,经过组织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召开全旗工作单位座谈会,会上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分配。截至目前已完成24小项;正在实施5小项,未完成7小项,原因为:安装路灯未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新建改建水冲厕未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背街小巷垃圾箱还未增设到位;居民区内26处废品收购点旗政府正在规划统一迁出安置地点;小区内安装室外健身器材需要申请上级配备。“居民点单,部门领办”工作机制切实的把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广大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做好发展党员、党员档案排查整顿工作。今年共发展党员4名。扎实开展党员档案排查整顿工作,共排查党员档案46个,存在问题涉及0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分类管理,开展“亮身份、压担子、树形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铭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
(六)完善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近年来,大沁他拉街道针对主城区人口日益增加、流动性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问题,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把“大社区”划分成“小网格”,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形成了社区基层治理网格化精细化服务体系,实现了社区党群服务“零距离”。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大沁他拉街道将15个社区46080户,按照北疆红色网格治理规划标准,每300户划分一个网格,街道共划分116个大网格,308个微网格。同时加强党的领导,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小区(平房片区)党小组的四级网格化党组织体系。二是加强管理,发挥网格员作用。实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网格长的扁平化网格管理,建立了“街道督导考核、社区全面落实、网格任务到人”的纵向管理责任机制,研究制定了网格员考核制度、社区网格长周例会制度和网格员上岗公示制度等,明确了网格员职责,增强网格员队伍业务能力,初步形成了“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工作在网格落实、问题在社区解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七)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工作。一是在坚强堡垒支部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建设。上半年,街道党工委有18个党支部被奈曼旗委组织部评为“堡垒支部”,占比28%,有5个社区党组织被通辽市委组织部命名“坚强堡垒支部”,分别是:新兴社区、富康社区、振兴社区、富民社区、五福堂社区,占比8%。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坚强堡垒支部建设。突出社区党建品牌,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如富康社区探索“四微”工作法打造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新兴社区应用“一圈一网一墙”工作机制打造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八)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街道党工委紧扣服务办好“两件大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三个聚焦”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在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算好“惠民账”、办好“愁难事”上下功夫、求实效,带领全体党员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社区及共驻共建单位共开展“理响奈曼”主题宣讲、宣讲队伍人数达434人次。采用“书记讲给群众听”、“党员讲给群众听”的方式与“双服务、双报到、双报告”工作结合,共开展23次宣讲活动,涉及23个单位,覆盖270人次。在关爱帮扶救助慰问的过程中,10余次向群众宣讲,有力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走深走实。
(九)“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大沁他拉街道所辖15个社区信息维护工作全部完成,2017名党员信息录入系统。社区发布“需求清单”137条,153个共驻共建单位发布“资源清单”103条,发布“项目清单”150条。截至目前,各单位党组织参加政策宣传类服务39次,主题活动23次,环境整治类活动54次,志愿服务16次,困难救助类活动18次。社区发布党员任务170条,373名党员接单。
(十)“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试点工作。以大沁他拉街道富康社区为试点,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办公益性物业服务管理公司模式,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居民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之初成立建制性党支部,设置楼栋党小组,构建城市基层“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架构,实现社区、小区党组织与居民服务中心“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自11月8日正式成立以来,领办5个小区,服务居民313户,共计589口人,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服务推进了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服务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一体化建设,“四委”相互配合形成工作闭环,切实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