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奈曼旗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旗政府决策部署,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压力,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稳住收入大盘子,多措并举兜牢兜实民生底线,紧紧围绕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制定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加强财政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保障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领域重点支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有效推动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2024年预算收支情况
(一)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09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同比增收7,124万元,增长11.5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2,704万元,同比增收5,018万元,增长18.12%;非税收入完成36,386万元,同比增收2,106万元,增长6.14%。
全旗公共预算总财力641,84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8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19,33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53,54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7,109万元,返还性收入8,679万元),一般债券收入4,836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34,949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收入2,81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3,136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调入29万元,上年结余137,34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88,210万元,同比增支33,210万元,增长5.98%。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8,833万元、上解支出-101万元,调出资金3,398万元。全年支出总计630,34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1,50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旗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4,943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缴库23,120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32,727万元,专项债券收入12,777万元,专项再融资债券收入60,911万元,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32,272万元,调入资金3,13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06,47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42,429万元,再融资债券安排的还本支出60,911万元,调出资金3,136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58,46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72万元。其中: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23万元,上年结余2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65万元,年终结余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7,966 万元,上年基金结余2,151万元,基金可用财力50,117万元。2024年,全旗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49,832万元,年终结余285万元。
(五)政府限额债务情况
债券资金收入:自治区转贷我旗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13,473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4,836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2,777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34,949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60,911万元。
债券资金支出:新增一般债券4,836万元,用于8个温暖工程建设项目1,157万元、工业园区征占地补偿项目3,67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2,777万元,用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再融资一般债券34,949万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34,949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60,911万元,用于偿还街巷硬化PPP项目45,777万元、偿还平台退出棚改贷款630万元、提前偿还银行贷款本金14,504万。
截至2024年末,全旗法定债务余额538,00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62,63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75,377万元,法定债务余额均控制在自治区核定的法定债务限额内。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年来,财政工作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指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认真履行职能,全面立足奈曼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不断强化财政收支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力拓宽增收渠道,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09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同比增收7,124万元,增长11.50%。争资立项到位资金69,185万元,争取上级债券资金78,524万元(新增一般债券4,836万元、专项债券12,777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60,911万元)。有效缓解了“三保”支出和债务化解压力。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风险管控筑牢新防线。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落实“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强化“三保”预算执行监控,全旗“三保”支出243,035万元,“三保”预算执行率达到96.24%,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强化预算执行管理。采用“日常监管+重点审核”管理机制,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和结果应用,促进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双提升,推进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真正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确保资金花到“刀刃”上。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制定了《奈曼旗2024年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政府债务化解“一债一策”表,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完成年度政府债务化解任务。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年民生支出482,954万元,民生投入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支出86,253万元,主要用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学生资助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等;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518万元,主要是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及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资金等;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卫生健康支出25,962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推动农林水事业发展。农林水支出239,928万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衔接资金、玉米生产者补贴、草原生态补助资金等;在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及文化旅游方面投入36,293万元;全旗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涉及9领域41类48项,共发放资金84,282万元。
加大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整合使用衔接资金17,708万元,京蒙资金6,785万元,总规模24,493万元。累计拨付资金23,036万元,其中:衔接资金拨付17,222万元,支付率97.3%,京蒙资金拨付5,814万元,支付率85.7%。资金投向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农民就业、人才技能培训等项目,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和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支持重点项目发展。2024年,增发国债133,790万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山洪沟治理项目、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投入资金15,465万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地力保护;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投入资金3,448万元,用于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项目;投入资金2,081万元,用于嘎查村级公益事业奖补项目,加强嘎查村级综合治理;投入科技资金527万元,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奖励;投入资金10,288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强化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牧业机械装备更新升级,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投入资金6,201万元,主要用于节能环保、节能减排等项目支出;投入资金18,842万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支持推动绿色发展,其中:“三北”工程资金13,070万元,防沙治沙项目基金3,242万元,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和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2,529万元;投入资金11,841万元,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和养护、省道503及大宝旅游公路建设;投入资金12,70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及老旧小区改造等支出。
守正创新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步入新阶段。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完善预算管理流程和规则,实现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事前绩效评估及重点项目的绩效评价效果良好,实现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编制中的应用,绩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紧紧围绕法制政府建设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能力大幅提高。政府采购管理规范高效。创新监管方式、简化采购审批程序、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等举措。全年政府采购完成19,682万元,节约资金512万元,节约率2.54%;约定预付款金额3,780万元,实现“政采贷”金额624.06万元。财政投资评审提质增效。规范评审流程,强化评审结果运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年评审完成送审金额173,067万元,审定金额157,650万元,节约资金15,417万元。
聚焦主责主业,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用改革解决发展问题。印发了《奈曼旗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国资国企全面突围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改革任务24项,已完成改革任务17项,完成率71%。优化运行管理。完善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对职能交叉、无实际业务的子公司采用重组、撤并等方式进行优化,年度共注销9家子公司。强化考核监管。建立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国企采购综合监管机制,开展阳光采购监督检查;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实行“一企一策”差异化考核,客观公正考核评价国有企业年度经营实绩。规范董事会建设。完成外部董事队伍建设,配齐建强董事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保证了董事会专业结构多元和能力结构互补。
三、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几年来,受财政体制和经济下滑因素的影响,加之政策性和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支出增长与财力增长严重不匹配,维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主要依靠上级补助,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三保”与化解政府债务支出相互挤占,财政负担逐年加重,各类因素叠加,财政运行处在风险边缘。
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低,财力增加有限。从收入方面看,我旗收入总量低,税收收入增长缓慢。由于税源结构单一,在缺少新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其他财源的培育乏善可陈。主要体现在二、三产业规模较小,没有支柱税源。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
化解政府性债务,加剧了财政困难。近几年,上级将化解政府债务,特别是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做为硬性任务,由地方财政化解。2024年化解政府债务185,630万元,其中:申请再融资债券偿还109,137万元;本级财政化解76,493万元。在“三保”、化债、重点项目等支出刚性增长,且土地出让收入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必将严重影响财政运行,另外国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以及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动能转换也对我旗财政增收形成制约。在有限的财力内,地方财政只能占用上级专项解决,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
由于政策调整,社保基金缺口逐年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目前实行旗县级统筹,自2019年以来完成“准备期”结算单位退休人员陆续转入社保中心发放待遇,每个月缺口在1,800万元,全年缺口在2亿元以上。
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约束不强。多年来,由于财力严重不足,刚性支出多,资金的缺口较大,因此年初预算基本是赤字预算。而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又较多,在没有新增财力情况下,只能挤占上级专项,造成欠拨上级专项多,导致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四、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安排
聚焦针对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挑战,2025年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收入增财力,做好“聚财”文章。把聚财力、稳增长作为各项工作核心,千方百计扩宽收入来源,做大收入蛋糕。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73,235万元(含市级34,143万元,旗级可用财力39,092万元),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完成33,002万元(含市级5,935万元),增长1%;非税收入计划完成40,233万元(含市级28,208万元),增长10.6%。
二是加大土地出让金基金收入,2025年计划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1,000万元,计划处置资产收入2,800万元(白音他拉中学、沙日浩来中学、就业和老洒厂及涉黑资产等)。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与市财政局、自治区财政厅对接,力争新增地方可用财力30,000万元。
四是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计划将各单位银行账户沉淀资金进行清理盘活,计划收回缴库1,000万元。
(二)严管理强执行,做好“管财”文章。 在2025年预算编制中结合零基预算理念,对项目部门进行细致测算,综合分析部门支出需求,精准保障部门项目,为预算执行打好基础。全旗总财力431,741万元,其中:公共预算收入财力39,09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49,096万元,提前下达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4,462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收入97,06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2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00万元,上年结余11,501万元,上解支出-168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旗本级拟安排公共预算支出431,741万元。
“三保”支出预算安排情况。经测算,全旗“三保”初步预计可用财力234,52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6,885万元,上解支出-168万元。
“三保”支出按照实际执行的地方保障范围和标准,预计安排234,520万元,其中:保工资预算支出165,689万元,主要包括:在编在职、离退休人员工资、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保运转预算支出15,579万元,主要包括公务费、业务费、取暖费、运转经费等正常运转费用。保民生预算支出53,252万元(含提前下达三保专项转移支付6,957万元),主要包括:教育部门的公用经费、学生营养餐等;社保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特困人员补助、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等;村级转移支付及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助;巩固脱贫衔接资金。
政府债务计划情况。2025年计划化解政府债务174,452万元,其中:申请债券偿还73,117万元,预计上级发行债券置换政府隐性债务57,526万元,需本级财政化解43,809万元。
(三)促改革提效率,做好“理财”文章。科学谋划财政支出结构,树立底线思维, 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坚决落实保障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三保”风险的底线。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精准谋划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实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抢抓国家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等政策机遇,争取更多新增政府债券额度支持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想方设法加快推进存量资产和罚没物资处置,多渠道增加财政可用财力。
(四)聚焦支出精准,做好“服务发展”文章。聚焦全旗工业领域招引、主导产业谋划、重点项目建设、农业农村等中心工作,发挥财政服务职能,找准政策发力点,不断提升全旗特色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坚持服务园区企业和招商引资导向,天然碱开发等,大力支持重点项目顺利达产达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严格落实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继续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加强队伍建设,做好“监督”文章。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防范财政风险。加强对财政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廉政教育,提高财政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二是强化外部监督。自觉接受审计、巡视、督查等部门的监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认真落实监督检查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年度各项问题整改。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财政预算、决算、资金使用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社会公众的举报投诉。
(六)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多渠道增加非税收入,同时鼓励激励各单位的积极性,初步计划安排如下:
一是行政事业性收入全额用于弥补预算单位运行成本。
二是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全额上缴财政统筹使用。
三是罚没收入自治区分成20%,40%用于弥补执罚单位运转不足部分(交警完成2,000万任务),40%财政统筹使用。
四是林场、水库的土地承包费收入,首先用于保证职工人员工资和社保缴费及运转,超额部分财政统筹使用。
五是乡镇政府土地承包费收入分享比例。
100万以下全额弥补政府运转不足部分。
10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以下,首先保证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余下部分旗、乡镇分享6:4比例,用于弥补乡镇运转不足部分。
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以下,首先保证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余下部分旗、乡镇分享7:3比例,用于弥补乡镇运转不足部分。
1,000万元以上至2,000万元以下,首先保证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余下部分旗、乡镇分享8:2比例,用于弥补乡镇运转不足部分。
2,000万元以上至3,000万元以下,首先保证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余下部分旗、乡镇分享9:1比例,用于弥补乡镇运转不足部分。
3,000万元以上,首先保证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余下部分通过会议商议确定。
(七)加强评审工作管理。
一是大力推进项目评审进度。经过党组几轮研究制定了项目评审完成时限制度,确保评审工作及时开展,及时出具评审报告。
二是落实评审管理系统应用。加快推进评审管理系统落地应用,实现评审过程留痕,资料留痕,评审结果可查,公开透明,项目单位及时获取项目评审进度信息,有效控制评审质量,构建线上评审管理模式。
三是重点支持重大项目评审提前介入。基于以往年度工作经验,招标控制价项目集中在4月到9月份期间,2月份与各股室对接,提前对各乡镇政府、教育系统、发改委等各大单位立项项目进行了解,对于已经具备评审条件的项目进行提前评审,做到提前介入、推动项目进程。
四是加强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对评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口碑过硬的评审队伍。
五是规范中介机构评审工作。对通过政府采购的四家中介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做好中介机构的工作质量复核工作,建立中介机构奖惩制度,以评审结果评价中介机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评审质量的目标。
(八)一份资金支付计划安排。
1月份支出33,901万元,其中:“三保”支出20,161万元,刚性支出13,696万元。债务支出44万元。
目前库款1.2亿元。已安排2025年低保1-2月支出4,400万元,2024年村干部分工资第四季度989万元,2024年离任嘎查村干部工资。2024年优抚补助110万元。合计5,8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