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奈曼旗分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17 浏览次数:25

2024年12月

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奈曼旗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重点,扎实有序推动工作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呈良好态势。现将2024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责主业完成情况

(一)项目进场情况

各类交易项目共进场371项,其中:工程建设类项目进场登记179项;政府采购项目进场登记139项;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交易项目进场登记33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交易项目18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项目2项。

(二)项目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底,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322项,完成交易额20.85亿元,节省资金1435.56万元,资产处置溢价增值12.73万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148项、交易额16.10亿元,节省资金814.95万元;政府采购项目140项、交易额2.07亿元,节省资金620.6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2宗,交易额2.66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交易10项,交易额209.91万元,溢价增值6.68万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2项,交易额39.05万元,溢价增值6.05万元;承接政府采购副场项目115项。

(三)电子化交易情况

工程建设项目“零”门槛进场率100%;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交易、资源资产类项目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率100%;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远程异地评标率”100%;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电子保函应用率100%;未中标投标人投标保证金“秒”退率100%。

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求真务实,高效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完成优化营商环境招标投标任务指标牵头工作。与各责任部门并肩协作,聚焦指标任务内容,宣传推广“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落实“五方分离”;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加大招投标信息公开和减免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应用电子保函宣传力度;推行招标投标“三随机”、技术暗标;落实《通辽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负面行为清单》;实现投标保证金秒退;开展框架协议采购,分中心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重点任务招标投标12项,完成12项,完成率100%。

二是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按照《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分中心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综合推进工作。一是先后5次筹备组织全旗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会、推进会和调度会,先后3次参加全市专项整治行动相关会议,传达落实会议精神,为我旗专项整治行动有序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积极与各监管部门联系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特殊问题。制定、转发专项整治工作文件、通知等5份,有效增强整治工作协同性和规范性。三是高度重视数据汇总报送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截至目前,已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组办公室报送进展情况总结、自查抽查核查数据和问题数据、整改措施等内容共计21

(二)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和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暗标制评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远程异地评标率”均达100%;

积极与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东四盟政府采购县域联盟单位对接、协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单位达19家,承接异地副场项目70项。加大对应用技术暗标优势的宣传推广,使技术暗标的应用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在分中心进场招标投标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技术标暗标制评审率高达89.39%。

三、重点创新举措

将打造公平公正阳光的交易平台作为工作目标,以创新实践为载体,探索建立了多项全市“首创式”见证、服务新模式,切实为各方市场主体增便利、提质效。

一是引进数字证书(CA)网上办理业务。3月,分中心与旗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联合引进内蒙古瀚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数字证书(CA)办理业务。截至目前,奈曼旗周边市场主体现场办理CA 16个,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完成全市首例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进场交易。4月,主动对接市场主体、上门开展服务,圆满完成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哈日特斯格嘎查2个村民组的农村集体土地挂牌交易,实现了通辽市首例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农村集体资产对外发包,溢价增值率达15.49%。此项工作在央广网、通辽市人民政府网站、通达融媒刊发报道。三是巩固建立“012345+2”全过程见证监督新模式。7月,“12345+2”全过程见证监督模式(交易活动“一网通办”“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两个常态化运行、“一次性告知、监督投诉、评价回访”三个二维码提供高质量服务、交易过程分四段见证、评标评审“五方分离”、建立“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两位一体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又创新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零”门槛进场。所有招标项目行业监管部门备案后,进入交易平台时无需再提供任何材料,实现项目入场“零门槛”入场,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现“012345+2”全过程见证监督。四是建立评标评审见证服务“六随机”模式。8月,为打造更优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在评标“三随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评标评审见证服务“六随机”模式,使工程建设项目评标评审高风险点具有了“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廉政风险。此项工作在奔腾融媒、通辽日报刊发报道。五是实现“不见面评标流程指导”。8月,在评标评审专家遇到程序上的问题,需要业务指导时,分中心工作人员在不操作鼠标、键盘,不干预评标评审专家评标的前提下,进行远程不见面指导,彻底规避了工作人员进入评标室面对面指导的廉政风险。2024年,奈曼旗已完成的227项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评标评审均采用“不见面评标流程指导”新模式,为打造公平、公正、清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供有力支撑。六是深化党建引领,构建公正交易新生态。创造性地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环境、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强化社会监督,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举办2024年首次公共资源交易“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公众、行业监管部门、纪检组负责人现场体验“不见面开标”,观摩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流程,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透明度;举办第二届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组建了一支“能监督、会监督”高素质的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监督员队伍,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机制、拓展社会监督渠道。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举措和实际成效。二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指导实践;三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通过集中学习、支部书记领学、专题辅导讲座、党课、交流学习体会、警示教育大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共开展党员集中学习27次,召开党员大会5次,支部委员会15次,主题党课6次,开展警示教育6次。四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分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同部署、同落实。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落实《信息报送三审制度》提高信息发布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至今分中心全体职工没有在网络上传播不当言论的事件发生。五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讲话精神、重要论述和相关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培训4次;积极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深入包联小区开展民族政策进小区宣传活动2次。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