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奈曼旗药材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班在吉林农业大学开班

发布日期:2024-07-22 浏览次数:77

  为进一步加强药材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行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7月21日,为期一周的奈曼旗药材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班在吉林农业大学正式开班。旗直单位药材产业发展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苏木乡镇农技中心分管领导,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负责人共47人参训。

 

  此次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对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深刻理解中药材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等内容的学习,结合实地考察、现场教学和交流研讨等方式,使学员直观感受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实际操作,掌握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奈曼旗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开班仪式上,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吉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杜锐致欢迎辞,介绍了吉林农业大学的发展历史、与奈曼旗校地合作等情况。奈曼旗委副书记、旗长包连山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各位学员要在培训过程中加强交流与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自己充电赋能,把在吉林农业大学学到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运用到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发展理念滞后、种植技术中的瓶颈问题,认真听、主动问、学到手,切实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在促进富民增收发展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开第一课由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院长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英平教授作《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专题讲座,人参产业为例围绕育种技术、品种保护、品牌建设、产品开发等多个维度,深入解析我国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员心得

旗药材研究发展中心种植养殖股股长 陈金生:第一天的培训结束,作为一名药材产业的技术人员,两堂理论课的学习,让原本一门心思搞技术服务的我,对产业发展思路豁然开朗,两位导师对产业链发展新思维、新路径、新设想十分契合我旗药材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我旗药材产业发展有些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菌菜基地的建设,着实让我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促进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不容忽视的驱动力量。农大中药材种植园的规划设计,也让我对奈曼旗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的想法。一天的学习收获颇丰,我会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用实践去验证,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探寻一条具有奈曼特色的药材产业发展之路。
沙日浩来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职员 宫晓旭: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既符合我国战略要求,也符合我国发展实际。我旗早在6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种药材,迄今为止已发展20多个药材品种,有很好的药材储备基地。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农业工作者,此次有幸来到吉林农业大学培训学习,我将珍惜学习结果,把在吉林农业大学学到的新思维、新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提高个人能力,探索先行先试的经验,更好的在基层农业药材产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黄花塔拉苏木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职员 宝丽娜:很荣幸参加这次培训,倍感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我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训中,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先进工作经验,立足工作实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学有所长。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培训吉林农业大学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内容,作为一名基层林业工作者,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到推动林下药材种植产业、林下复合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等先进经验做法,打造品牌、发展经济的综合能力。
旗委组织部组织三组干部 刘时悦: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通过今天王英平教授和杨利民教授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政策》的深度解读,提升了我对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深刻理解了中药材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下午,在吉林农业大学菌菜基地、药用植物园,结合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菌菜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实际操作,增强了对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将秉承惜时如金,潜心学习的态度,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多方向提升自己,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