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实践案例】青龙山镇四一村:农文旅融合绘就富民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09-27 浏览次数:85
【基本情况】
四一村位于青龙山镇南部,省道大阜线贯穿其中,交通便利,总面积26000亩,耕地面积9000亩;人口1560人,党员31人。近年来,在党支部带领下,四一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农文旅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经验做法】
(一)突出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旅游根基”。四一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坚持“围绕党建抓旅游,抓好旅游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旅游”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在提升现代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整体质量中的主导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更好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扎实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制定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年内组织村“两委”干部及农村党员参加各类培训和活动200余人次。健全以“村党支部—网格小组”为主的组织体系,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服务资源下沉,让网格员有能力接得住事、办得好事。
(二)盘活旅游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旅游热土”。四一村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观音河穿境而过。自2011年着手建设文化旅游乡村开始,不断探索差异“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现主要游乐项目有建有青龙山自驾车露营地、八虎山庄旅游度假村、腾格里溪生态采摘园、红薯批发市场、粉条加工坊。同时,四一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高度融合,凸显出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乡土风貌,旅游开发有序合理,主题定位明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被自治区农牧厅旅游局评为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示范点;2018年被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评为中国四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青龙山自驾车露营地;2018年被评为中国房车家族最喜爱房车露营地,201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2年获评为自治区级旅游重点村,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非遗特色村镇”。
(三)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振兴“旅游丰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乡村旅游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村委会与村民合作社力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发展主体运营情况良好。乡村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30%以上,人均年增收4500元。旅游景区、宾馆、民宿、绿色农家乐饭店等提供就业岗位120个,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吸引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从事文化旅游服务工作,有效带动52户153口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体、旅、农、工,商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近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村民从事文化旅游服务建设务工者近6000人次,累计增加收入60万元。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