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实践案例】苇莲苏乡东奈曼营子村:发展食用菌产业 撑起村集体经济“钱袋子

发布日期:2024-10-10 浏览次数:95
【基本情况】
苇莲苏乡东奈曼营子村位于苇莲苏乡西部,北与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隔河相望,距苇莲苏乡政府22公里;距离奈曼旗大沁他拉镇25公里,总土地面积4.05万亩,人口650户、2100人,耕地面积1.03万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水稻;林地面积0.27万亩,沙地面积2.6万亩。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经验做法】
(一)支部领航“谋产业”。东奈曼营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创收新思路,近年来先后到科尔沁区、沈阳、长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本村发展实际确定将食用菌栽培作为本村主打特色产业打造。2021年,东奈曼营子村流转农户土地45亩,利用衔接资金427万元建成食用菌大棚及保鲜库项目,建设食用菌暖棚12栋,配套拌料区、装袋区、菌种培养室及分料机、全自动装袋机等设备、自动化食用菌菌棒生产线。今年,投入乡村振兴示范旗项目资金298万元续建的6栋暖棚及80平米保鲜库也正式投入使用。
(二)能人带动“划发展”。为使食用菌项目在东奈曼营子村落地开花,东奈曼营子村党支部主动与本村食用菌典型种植大户王武成对接,与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了合作意向,促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合作社入驻食用菌基地后,在标准化暖棚和自动化技术支撑下,大幅提高了食用菌产量,降低了菌棒的培育成本,缩短了蘑菇的生长周期,同时也减轻了人力物力。依托合作社自行研发的平菇具有味道鲜、口感好、耐储存等特点,打开了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市场,收益可观。目前,集品种研发、菌菇种植、冷链物流为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形成东奈曼营子村“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
(三)核心示范“增收益”。东奈曼营子村食用菌基地项目通过支部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发展企业经济,农户参与拓宽个人收入。目前,食用菌项目基地内共有暖棚18栋,每栋可以投放2万个菌棒,平均每个菌棒出菌收益在6-7元左右,全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00万元以上,纯收入近90万元。2023年,通过一期项目的经营,合作社向村集体缴纳绩效收益17万元,同时吸纳长期固定务工人员20人以上,人均增收4万元,聘请临时人员装袋、灭菌、接种等工作,解决周边农户80余人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在产业基地带动下,本村农户发展了食用菌暖棚8栋,培育了种植技术人才13名,真真正正实现了多方共赢。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推进了苇莲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引领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