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诗人宝玉民:用诗歌讲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
我一无所有,能留给这个世界的,惟有几行小诗……”,这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淳朴农民对诗歌清澈的爱,当微风在这片草甸子上拂过,你能看见牛羊恣意徜徉、也能听见这位诗人的激情朗诵,村里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大胡子”,也叫他“牧羊诗人”。他是宝玉民,生活在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庙屯,庙屯原本土地贫瘠,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2016年以前,村民年人均收入始终徘徊在3500元左右,宝玉民也是这其中一员。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在种地之余、牧羊之余,把自己所想所感打在自己简陋的手机上,或用铅笔写在草纸上,艰辛的生活不仅没有打倒他,反而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盛开了炙热玫瑰......
现在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追寻牧羊诗人的踪迹时,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羊诗人不再牧羊,如今已经成为了村集体旅游公司的生产部经理。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庙屯对旧址闲置土房进行修缮保护,建造成为集户外拓展训练、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民俗文化体验、社会实践研学为一体的教育基地,也被评为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每年都会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宝玉民入股了旅游公司,承担设计、讲解等职务,他作诗的风格也从以前的悲怆、坚韧变成了现在歌颂家乡变迁、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喜悦。宝玉民的诗集《在岁月的背面播种》已成功出版,这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来到庙屯感受广袤草原的传统旧居,体验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果。他的诗歌更成为了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印证。现在庙屯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达到1.5万余元,较改革前高出1万多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突破29万元。
当我们再次来到宝玉民的家中,土屋草席俨然变成了红砖绿瓦,黝黑的灶台早已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他说:“多年以来,我们庙屯各族兄弟姐妹团结一心,为实现美好的生活共同团结奋斗,一片片坐落有序的新房是党的惠民政策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更是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创造的财富。”当我们问起牧羊诗人,家乡的变化会不会影响他写诗的灵感时,宝玉民笑道:“诗歌是我情感的共鸣,苦难是诗歌,幸福也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我的诗歌看到我美丽的家乡!”
“我是高原上的一颗枯草,无奈地细数着岁月的长风,”宝玉民的青年时期常伴随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独身一人抚养着儿女,打零工、烧锅炉,干过装卸,修过土桥,而正是这苦难的严冬滋养着春天的幼苗,一缕春风枯草便生根发芽,坚韧顽强。现今,当我们在捧起宝玉民的诗集,于文字诗句之间浏览徜徉,我们能感受到他面对苦难生活的坚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家乡发展变迁的感慨,还有对那一抹乡愁深深地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