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八仙筒镇:“小厕所”改出乡村“颜”与“质”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近年来,八仙筒镇把“厕所革命”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点任务,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走进道贝尔筒村村民张志国家中,厕所墙面和地面贴着瓷砖和地砖,梳妆镜、热水器、洗手池、淋浴花洒、冲水马桶一应俱全,经过改造的厕所干净整洁。
“以前冬天上厕所特别不方便,大晚上受冻,碰到雨雪天气更遭罪,自从村里集中推进厕所改造后,再也不用受冻了,逢年过节客人来了也很方便。”张志国的话语里充满了幸福感。
落实“厕所革命”以来,八仙筒镇始终坚持要“改到位”,更要“改出成效”。改造期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改一个成一个。改造后注重日常反馈,积极利用各种入户机会,把厕改使用的情况与群众反馈的问题解决在日常,把好事办好,实事干实,真正让村民用得好、长受益。
截止目前,八仙筒镇共完成农村改厕1560户,2024年计划改厕173户,现已全部完工。
“厕所干净了,蚊蝇少了,臭味没了,现在农村的厕所跟城里一个样,方便又干净。”“上完厕所,用水一冲,一点臭味也没有。” ……走进门迪浩来嘎查,村民们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了农村“厕所革命”的民生热度。
农村旱厕不卫生、不方便,成为困扰群众生活环境卫生的“头疼”事,为解决好这一烦心事,八仙筒镇将厕所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来抓,根据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的要求,细化厕改工作流程,明确厕改建设规划、施工标准、验收要求,在严格厕改标准的基础上,注重把好质量关,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如今,“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不仅改变着农户的如厕习惯,更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也让乡村人居环境变的更美更舒适,让“将就”如厕变“讲究”如厕,全面解决群众如厕难题,优化、美化、净化生活环境,为推动乡村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工程得民心。八仙筒镇以厕所改造为“小切口”,做好民生改善“大文章”,为乡村发展提升了“颜值”、群众生活增加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