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个窗口” 创建服务型公安机关

发布日期:2014-04-10 浏览次数:16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奈曼旗公安局以打造高效、便捷、阳光服务窗口为载体,通过强化“业务、服务、处警、宣传、沟通”五个窗口建设,深入开展服务型公安机关创建工作,构筑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打造“亲民便民式”业务窗口。在车管所、出入境大队建设了标准化服务大厅,配备LED屏、饮水机、取号机、触摸屏等便民设施,设置等候区、服务区、办公区,由专门的业务引导员为办事群众提供引导、咨询和服务。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开辟“老弱病残孕”服务绿色通道,群众办事更为便捷。同时,窗口采用了开放式低服务台,让群众与窗口民警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公开窗口工作人员姓名、警号、联系方式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二、打造“前置流动型”服务窗口。依托“网格化管理”警务运行机制,将警力广布于街面,科学安排巡逻警力,以主要街道为线,以工作网格为面,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做到白天见警力、夜晚见警力,在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同时,打造遍布辖区的流动型服务窗口。各窗口单位还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车管所建立了“流动车管所”,坚持每月四次到乡镇为群众办理机动车入户年检业务;各派出所充分发挥流动警务室的作用,针对老、弱、病、残家庭的实际,推出了主动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业务。

三、打造“动态无缝隙”处警窗口。奈曼局以建设“6分钟接警圈”为契机,着力提高处警效率,打造“无缝隙”处警窗口。在大镇地区,针对场所集中、突发警情高等特点,全面依托350兆数字指挥系统,开展可视化动态指挥处警,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时,结合提升群众安全感要求,做强处警终端,建设4个处警点,各处警点紧密协作、相互补充,实现大镇地区警情处置有效覆盖。今年以来,通过接处警处置各类纠纷、求助、案件190余起,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五、打造“网络互动化”沟通窗口。充分发挥阳光警热线、微博、微信四、打造“广角全覆盖”宣传窗口。结合春季火灾特点,采取张贴悬挂警示标牌、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标语200余条,发放安全防火宣传单7000余份,利用校讯通等平台发送提示信息1.3万余条。以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重点,利用法制课进校园、警民恳谈会等载体,围绕重点案件、重点人群、重要时间点,大力推进防侵害、防事故、防案件宣传,组织开展专题宣讲16场次。同时,结合日常社会管理、巡逻处警和窗口服务,向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万余人次。警务QQ群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新媒体沟通平台建设,努力打造群众与公安机关良性互动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办警示提示专栏,及时向辖区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提示信息,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网络平台向辖区群众征求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的需求,辖区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与公安机关的交流,提出意见建议,咨询求助,使公安机关与辖区群众的沟通交流更便捷、更及时。

总之,奈曼旗公安局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取得了看得见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