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医保经办机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

发布日期:2024-08-12 浏览次数:149

为全面深化医保信息平台经办应用,有效推进经办数智化转型,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于8月初在通辽市举办全区医保经办机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主要涉及医保信息平台子系统应用、全民参保“一人一档 ” 数据库建设工程、医保基金运行监测工程、医保药品耗材追溯全量采集应用、数据治理、信息化绩效评估中经办应用监测相关情况及医保信息化标准化有关情况讲解。会后,各盟市围绕深化平台经办应用、三电子两支付、强化数智赋能、加强平台应用经办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座谈讨论。奈曼旗医疗保险服务中心信息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人员就大数据监测赋能医保经办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监测指标讲解、全民参保数据库建设、医保码全场景全流程工程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当前状况的数据信息、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参会人员受益匪浅。会后,盟市各旗县人员讨论了“三电子两支付”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1、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在全场景、全流程、全国范围内的通用,实现群众看病就医“一码通”,部分地区还部署了“刷脸”结算终端,从“卡结算”“码结算”发展到“刷脸结算”,进一步提升医保支付的便民服务水平。

2、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简化参保患者看病购药报销流程,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流通体系,加强外购处方精细化管理,扩大处方流转服务范围,提高参保患者用药可及性。

3、医保电子结算凭证:患者结算后可通过手机等方式获取,方便保存与查询,能杜绝假票和“克隆”票,提升安全性。

1、医保移动支付:缓解传统就医流程中挂号、排队、缴费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提升参保人就医购药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2、信用支付:例如部分地区推出的“惠民信用就医”,用于市民在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时自费部分的费用垫付,通过“信用+无感”支付,实现“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体验,减轻群众垫资负担。

这些举措提升了“医保+互联网”服务能力,为参保群众提供更精准化、精细化、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