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义隆永镇西地村:“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 传递文明之声
推动移风易俗是净化乡村社会风气、共建共享美丽文明乡村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西地村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家庭幸福的文明新风尚,有效推进“文明之花”落地生根。
“志愿力量”+“管理模式”,健全规章制度。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西地村组建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础,由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巾帼志愿服务队”及乡贤人士组成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构建“村‘两委’+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农户”自治管理模式,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服务体系。志愿服务队不断深入群众家中广泛征求意见,组织群众参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将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涉及公共事务的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弘扬科学精神和时代新风,树立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引领基层文明新风。
“文艺活动”+“典型示范”,广泛宣传动员。西地村“红白理事会”围绕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主要内容,结合“我为群众唱大戏”志愿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节目表演形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杜绝铺张浪费,争做文明新风。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分享移风易俗典型故事分享等朗诵、表演等文艺活动,对反对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进行广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整合资源”+“上门服务”,促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访协调,利用好各组织资源、阵地资源、人力资源统一规划,经过再优化、再配置,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和最大效能。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伍,践行文明健康的婚丧观内容,常态化走街串巷,发放倡议书,上门宣传红白事操办流程,规范红白事报审程序,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入村入户,为群众调解家庭纠纷,让群众认识到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众获得感。西地村“红白理事会”通过“文明家庭”评选、“美丽庭院”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与“文明团结超市超市”积分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群众主要围绕中心村周边、重点自然村的周边,开展村民房前屋后的清理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调动家庭和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抵制陈规陋习、参与志愿服务及村级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