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做强做优“产业发展”文章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
近年来,黄花塔拉苏木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族群众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交融共进、互促共赢,致力做强镇域经济,带领群众增产增收,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
抓产业促增收致富。黄花塔拉苏木充分发挥黄牛和肉羊养殖传统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把发展牛羊养殖作为发展乡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引进稼和农牧业有限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培育本土养殖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养殖大户,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养殖技术、延伸发展链条,做活增收致富文章。2023年全苏木黄牛存栏3.28万头、培育育肥羊大户50户、养牛大户40户,羊存栏7万只,牛存栏3.28万头。
赋能民族共融发展。黄花塔拉苏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易地搬迁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加强产业培育和就业服务工作,着力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劳务输转、就近务工、发展养殖、摆摊经商、公益性岗位等五大增收门路,为搬迁群众提供增收渠道。其中重点打造易地搬迁后续产业高效种植园区,总投资800万元,于2019年11月份建成,2020年3月份开始运营,占地600亩,目前拥有春秋大棚148栋,通过“基地+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吸纳易地搬迁户就近就业,今年园区主要栽植香瓜和西红柿,预计五月末上市销售。
团结进步破解难题。黄花塔拉苏木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轴,以谋求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支点,针对农村村集体经济缺少可持续的增长点、农民家庭农机具闲置、农民种地成本高、劳动力得不到充分释放的突出问题,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联农带农助农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机户+农户”模式,整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民种地成本,进一步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带动村集体增收,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守望互助、共享发展红利。2024年,整村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11个行政嘎查村、覆盖耕地7.48万亩,同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由产中机械化服务扩展到产前农资配送、产中耕种防收机械化服务、产后烘干仓储以及销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