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镇乡村振兴办公室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6-07 浏览次数:141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同志支持帮助下,乡村振兴办公室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现将2023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做简要总结汇报

一、责任落实情况

(一)工作队情况

青龙山镇工作队成员共计23人,第一书记12人,工作队员11人,其中市派干部1人,旗派干部11人。均按照工作要求到村开展各项工作。制定《驻村工作队学习制度》、《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律制度》、《工作队考勤及请销假制度》、《驻村工作队职责》等工作制度。组织落实工作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网上专题培训。

二、政策、工作落实情况

(一)安全饮水方面。全镇集中供水覆盖13个村,2998户,约1.1万人。分散供水5031户,约1.8万人。2023年结合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工作,对我镇5986户常驻农户进行安全饮水情况排查。对套力波村、小城子村、平房村、清水村4个村6个自然屯的水网管道进行管护维修。

(二)健康扶贫方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合作医疗报销4人,基本医保支付金额23360.81万元,大病保险支付金额8790.51万元,医疗救助支付金额14570.3万元。

(三)教育扶贫方面。预计11月前发放教育补助资金共26.24万,惠及贫困家庭学生共85人次,其中,小学生40人次,补助约7.2万元,初中生18人次,补助约3.6万元,高中含职业中专学生25人次、补助约6.66万元,在校大学生2人次,补助约2万元。

(四)易地搬迁方面。安置区为小康家园小区,共安置住房407套,总面积25975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686万元。全镇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7户1071人,现有人口382户905人。所有搬迁户住房建设面积严格执行人均不超25平方米、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标准,严把实现搬迁建房不举债政策底线。项目工程共涉及安置户型四类,分别为25平方米、50平方米、75平方米及100平方米。目前共投资773.62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后续产业项目,第一批投入资金298.62万元,建设了淀粉加工车间;第二批资金475万元,建设了饮料厂,共完成后续产业分红19.41万元惠及385户935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补短板项目,一是幼儿园项目:建筑规模1054.54平方米。二是社区卫生室项目:配备一处标准化的卫生室,建立社区医疗站、保健活动室,着重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满足日常居民看病的需要,卫生室建筑面积334.8平方米。三是安置区广场项目:建设农村文体广场一处,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四是曙光社区办公场所项目:社区内设置一处居委会,建筑控制205.72平方米。五是贫困户家庭菜园项目,建设菜园403个,每个60平方米,占地55亩,解决贫困户蔬菜供应问题。六是小康家园活动中心项目:2022年利用北京市通州区对口帮扶70万元,建设300平米活动中心,做好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工作,保证安置区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确保搬得出、住得稳,现正同奈曼旗慈善总会对接,履行相关手续。

(五)产业扶贫方面。2023年入股入股中晟房地产公司54户,每年分红1200元,预计12月底前发放完毕。发展养殖产业549户。

(六)生态扶贫方面2023年在脱贫户中聘用符合条件的57名生态护林员,每人每月补贴600元/月+年终绩效2800元。

(七)就业扶贫方面。

2023年,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和村工作实际,聘用公益性岗位保洁员107人,每人每月补贴730元。已发放稳岗补贴17.7万元,惠及76人;

(八)金融扶贫方面。截至目前我镇累计投放贴息贷款240户868.45万元,贴息85万元,未出现逾期现象。141户脱贫户、无贷款意愿(已发放告知书)。

四、2023年动态监测情况

2023年一季度我镇共计组织动员163人,其中村两委84人,驻村工作队23人,包村干部56人。分为七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一名联络指导人员,负责协调、统筹、指导摸排工作。通过采取旗级数据比对、自主申报、干部入户走访方式,对全镇28个行政村2779户5967十类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测算。经入户测算、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研判、会后公示,结合被摸排户家庭实际情况,我镇此次摸排的2776户家庭两不愁三保障能够得到保障,不存在致贫返贫风险。新识别纳入3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2022年二季度摸排我镇共计组织动员163人,其中村两委84人,驻村工作队23人,包村干部56人。通过采取旗级数据比对、自主申报、干部入户走访方式,对全镇28个行政村5986户16948人常驻农户进行集中摸底排查测算,其中中脱贫户591户1281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45户154人,农村低保对象家庭411户700人。经入户测算、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研判、会后公示,结合被摸排户家庭实际情况,我镇此次摸排的5986户家庭两不愁三保障能够得到保障,不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经摸排需动态调整68人,其中死亡44人(含整户消亡17人),婚出3人。自然增加21人,其中新生儿16人,婚入4人,户籍转入1人。无风险消除人员。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产业扶贫渠道不宽。我镇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二三产业收入占比较少。除甘薯产业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外,其它富民产业普遍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致使产业扶贫渠道不宽。

(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我镇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市场意识不强,主动谋求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信息来源:暂无来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