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内各参建单位:
现将《全旗住建系统岁末年初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奈曼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12月13日
全旗住建系统岁末年初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区住建领域岁末年初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建质〔2023〕213号)《通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全市住建领域岁末年初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建安办字〔2023〕62)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强化我旗岁末年初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全区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市及我旗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自治区53条具体措施、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35条硬措施和《内蒙古自治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 经营必须管安全”若干规定》,深刻汲取区内外重特大事故教训,结合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特点规律,举一反三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强有力的执法行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落细安全防范措施,守牢兜住安全发展底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排查整治时间及范围
(一)2023年12月13日至2023年12月25日,为企业自查自纠阶段。
(二)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1月15日,为我局集中排查整治阶段。
(三)排查整治范围为全旗已取得施工许可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包括中止及冬季施工项目。
三、排查整治内容
(一)中止施工项目
1.临建房屋、临时用电、基坑、架体、施工机械等是否均处于安全状态。
2.是否全封闭管理,严禁私自进场作业。
3.是否设置值班人员,并做好值班记录、巡查记录及交接班检查记录。
4.值班室、门卫等生活用电是否须单独敷设,是否切断动力电源,是否明火取暖、私拉乱接电器。
5.是否全面排查起重机械隐患,落实停、放、养、修责任,完善塔机冬休期间防风、防碰撞措施,防止发生起重机械事故。
6.施工现场易燃可燃物品是否及时清出现场或集中堆放并规范管理,并按要求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二)冬季施工项目
1.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到岗履职;“吹哨人”和“安全日志”制度落实等情况。
2.企业是否对基坑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市政管沟管网工程以及高处作业、施工临时用电、有限空间作业等关键部位和环节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并落实各类专项方案编制、审批、论证、实施等各个环节的规定。
3.是否做好临边、洞口等安全防护措施。
4.企业是否提供必要的保暖、防冻、防寒、防风物资,确保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到位。
5.是否对施工各类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冬季低温环境下设备性能稳定。
6.是否规范设置防护栏杆、盖板、警示标识等设施。
7.是否严格落实防冻、防滑安全措施,严禁在雨雪、大风、低温等极端天气强行组织作业。
8.是否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气及电气焊作业安全管理,是否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及器材等;装修可燃易燃材料的存放、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
9.是否存在违规采用易燃可燃夹芯彩钢板搭建办公室、宿舍等;施工现场临时宿舍是否明火取暖、私拉乱接电器,严防烟气中毒、火灾和触电事故。
10.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深入管理。各参建单位要高度重视岁末年初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充分认识冬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主动抓、亲自抓,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切实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确保宣传教育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监测预警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坚决保障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迅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参建企业要全面开 展房屋市政工程岁末年初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并建立相应的隐患台账,逐项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要求、完成时限和整改责任人。要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要按照“一隐患一方案”的要求,落实整改措施,逐一销号,动态清零。
(三)动真碰硬,严格执法。我局将严查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对屡查屡犯的企业和人员、重大事故隐患等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对管理薄弱项目提高检查频次并开展“回头看”检查,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情况将严肃查处。
(四)强化值班值守。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岁末年初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强化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完善信息沟通和事故应急相应联动机制,切实做好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工作。